1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是小乘佛法中修行次第的四个阶段(果位),合起来称为“四果罗汉”。也就是说,要修到“阿罗汉”这个层次,要先后经过这四个阶段。1、须陀洹,又译为预流、入流,佛教术语,是南传佛教中的修行位阶,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2、斯陀含,是佛教的位阶、果位名称,意为一...
四果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通俗地讲,“向”就是走向果位的修行阶段。也就是证果之前的修行状态。 梵语srotāpanna,译为“入流”或“预流”,四果中之初果。意为初入圣人之流。达到目的者称“入流果”,在路上修行称“入流向”。 《金刚经》:“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
南传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须陀洹是南传佛教修行证得的第一个果位。南传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
《金刚经》:罗汉的四果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本视频由法礼老师讲国学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小乘四果根据小乘佛教的教义,修行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这四果是小乘佛教声闻修道的阶位。小乘四果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果位,因有四大果位而得名,分别是: 一、须陀道,即是初果,凡夫初入“圣道”,断尽三界见感。 二、斯陀含:二果,证得此果位者明悟四谛之道,在脱离烦恼...
小乘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须陀洹此云入流。根尘相对,名为六入,所以相对者,识为分别故。今曰不入,明其能空情识矣。虽名入流,而实无所入。第六识即意识——分别;第七识即末那识——执着;第八识即阿赖耶识——储藏。斯陀含此云一往来。初果进断欲界思惑,上上乃至中下,共六品,证二...
#斯陀含:前人解释说:问第二果,斯陀含者,是渐修精进之行,修无漏业,念念不住六尘境界,然终未有湛然清净之心。 #阿那含:前人解释说:第三果阿那含者,已悟人法俱空,渐修精进,念念不退菩提之心。 #阿罗汉:前人解释说:“问第四果阿罗汉者,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实无有法者,谓无烦恼可断,无贪嗔可离,情...
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证得须陀洹道果;就是初果阿罗汉,证得入流果。入流果,就是能“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尘流”。证得斯陀含道果;就是二果阿罗汉,名为“一来”,这是一来果。证得阿那含道果;就是三果阿罗汉,名为“不来”。证得四果阿罗汉道果,就是证得无生道,就是不受生死...
佛教的修行也有次第,小乘佛教里有四种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一个比一个更加接近彻底的觉悟。 须陀洹意为“初入圣者之流”也叫“入流”。斯陀含意为“一往来”,指的是已经领悟了四谛真理而断了与生俱来的烦恼,但是仍然需要在天上人间葛生一次。阿那含意为“不来”,已经完全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