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承郡王府是清朝现存比较完好的郡王府之一,占地面积约35,000平方米。王府由东、中、西三路建筑及后花园组成,规模相当宏伟。顺承郡王府的第一位主人是爱新觉罗·勒克德浑,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曾孙,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1648年,他被晋封为顺承郡王,并获得了“世袭罔替”的殊荣,成为了“清朝八大...
现在全国政协所在地曾是清朝多罗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的府第,已有 300多年的历史。民国十年(1921年)时卖给奉系军阀张作霖。张作霖在北京时期,这里是中国北洋军阀的政治和军事的中心,曾经煊赫一时。当时的报纸不写大元帅府(张作霖的大元帅就职典礼就是从这里...
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用王府作为大元帅府。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 于王府正门外建起政 协礼堂,中路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东路前后数层院仍保存原有格局。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顺承郡王府在民间被称为“打磨苏王”、“达磨憎王”等。据顺承郡王后代介绍,打磨苏王即顺承...
在如今快节奏又忙碌的金融街旁,曾坐落着一座美轮美奂的清代王府——顺承郡王府,是清初有佐命殊勋的“八大铁帽子王”府之一。清朝时,民间百姓曾传闻顺承郡王府里有个“神力王”,力大无穷。民国时,京城里的孩子常说一句顺口溜:“锦什坊街怎么那么长,里头住着穷顺王。”“神力王”?“穷顺王”?堂堂的铁...
高高的宫墙把顺承郡王府四面围住,约略成正方形。王府的南墙外原有一条扁担胡同,王府隔胡同与勒克德浑的亲弟弟,贝勒杜兰的宅邸相望,现今杜兰贝勒府早已被改为民房,前些年又被全部拆除,成为一片广场,供停车用,扁担胡同也自然消失,成为武定胡同的一部分了。王府大门前是一个宽敞的院落,东西两边各有三间东西向的建筑,...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南路19号的顺承郡王府,是清代“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第一代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的府邸。始建于清顺治初年(1644-1661年),已有380多年的历史。🏛️ 原址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32号,1994年迁至现址,并在后部修建了花园,改为酒店。这座郡王府是清代现存规模较为完好的建筑之一。📜 民国八年...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的顺承郡王府,承载着一段深远的历史。此王府由清朝开国名将勒克德浑,即礼亲王代善的第三子、萨哈林的次子顺承郡王所建,于顺治五年(1648)时晋封为顺承郡王,位列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地位显赫。王府的建筑布局独具特色,分为三路。中路由前殿、后寝构成,遵循了典型的...
在顺承郡王府里,种植有4株高大的楸树。这也是顺承郡王府的一个特色。 顺承郡王府的第一代主人是礼亲王代善的孙子勒克德浑。勒克德浑被封为顺承郡王后,即赏赐府邸。历史上,顺承郡王一系没有遭到大的变故,历代顺承郡王共居住了270余年,王府保存完好,非常不容易。只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王府内部直通正殿的月台上,...
原顺承郡王府地处现西城区金融街东,其东携太平桥大街,西揽锦什坊街,南向武定侯街,北靠大麻线胡同,呈长方形居落。该地区在清朝是镶红旗驻地辖区。1984年之前王府建筑基本完好,并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一特大级单位要在王府范围内建设办公楼,这座承载了清朝和民国重要历史的王府建筑遭全部拆除。现其原址...
顺承郡王府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顺承郡王名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顺治五年(1648)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样,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阅读全文] 开放时间: 暂无信息 门票信息: 电话咨询 写点评> 顺承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