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和跟学生交流中,我对文学的理解越来越简单、直接。我比较喜欢的学生作品基本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完整的故事;第二,有情感的能量。从现在来看,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已经涌现出一批新作家,主要是小说家。很难说他们的小说和其他作家有多大...
我比较喜欢的学生作品基本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完整的故事;第二,有情感的能量。 从现在来看,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已经涌现出一批新作家,主要是小说家。很难说他们的小说和其他作家有多大的不同,但是都有完整的叙述结构,能够发现一个值得讲述的故事,并...
我比较喜欢的学生作品基本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完整的故事;第二,有情感的能量。 从现在来看,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已经涌现出一批新作家,主要是小说家。很难说他们的小说和其他作家有多大的不同,但是都有完整的叙述结构,能够发现一个值得讲述的故事,并...
小说新干线·主诗人语 | 项静:科幻与小确幸世界的倒影 项静,评论家、作家,现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出版专著《韩少功论》,评论集《肚腹中的旅行者》《我们这个时代的表情》《在结束的地方开始》《徽章与证词》,小说集《集散地》《清歌》等。 科幻与小确幸世界的倒影 项静 《十月》2024年第5期 ...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项静经常在非虚构写作平台上浏览各类“素人写作”作品。纸质书里,她看过近年颇受关注的范雨素、陈年喜、杨本芬、秀英奶奶、姜淑梅、张小满、胡安焉、王计兵等人的作品。“我在其中看到了文学的朴素、真诚,没有使用过多的文学技巧,却传达出了他们的爱与尊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同时也让我看到了...
素人写作:自我经验与时代文体 项静|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讲座介绍 近十年来,中国重要门户网站创办了众多非虚构写作平台,刊发大量素人作者书写的自我与他人故事,成功推出多位社会瞩目的素人作家。素人写作凭借多层次生活经验、鲜明自我形象、真挚晓畅表达...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项静经常在非虚构写作平台上浏览各类“素人写作”作品。纸质书里,她看过近年颇受关注的范雨素、陈年喜、杨本芬、秀英奶奶、姜淑梅、张小满、胡安焉、王计兵等人的作品。 “我在其中看到了文学的朴素、真诚,没有使用过多的文学技巧,却传达出了他们的爱与尊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更多...
作者:项静,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本文载于《学术月刊》2023 年第 5 期。 目次 一、“真人真事”:自我生活与公共性 二、跨阶层传播:语言风格与写作技术 三、尊严政治:自述与众声 结语 近十年来,中国重要的门户网站创办了众多...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项静经常在非虚构写作平台上浏览各类“素人写作”作品。纸质书里,她看过近年颇受关注的范雨素、陈年喜、杨本芬、秀英奶奶、姜淑梅、张小满、胡安焉、王计兵等人的作品。 “我在其中看到了文学的朴素、真诚,没有使用过多的文学技巧,却传达出了他们的爱与尊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更多...
项静,评论家、作家,现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出版专著《韩少功论》,评论集《肚腹中的旅行者》《我们这个时代的表情》《在结束的地方开始》《徽章与证词》,小说集《集散地》《清歌》。来源:《小说评论》重勘现象级文本 《活着》的读者接受与当代中国的情感结构文/项 静 199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中,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