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味说名词解释 韵味说是一种审美观念,涉及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强调艺术作品中蕴含的韵味、韵律和美感。该观念认为,艺术作品不仅要表达情感和思想,还要有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这种韵律和美感能够引发读者或听众的共鸣,产生美感享受。在中国历史上,南朝文论家刘义庆、谢赫和萧子显等人提倡韵味说,主张艺术作品应当...
唐代文论家司空图提出“韵味说”,是以食品的滋味来代称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他借用醋和盐作比喻,烧菜做饭,总要用到盐和醋,我们在品尝咸味或酸味时,追求的是在咸酸之外的美味。此时,我们看不到具体的盐或醋,它们早已溶化于食物之中了。由此司空图引申到诗歌艺术创造之味,就是在“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艺术形象中...
总的来说,韵味说是关于诗歌等文艺作品中韵味、意蕴的一种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等文艺作品,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独特魅力和美感。
答: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就是“韵味”说。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他的“韵味”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变化。什么是“韵味”的具体所指呢?那就是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
韵味说呀,可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它就像是一首悠扬的曲子,音符在空气中飘荡,每个音符都带着独特的情感和故事。有时欢快,有时深沉,让人沉浸其中,感受着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美妙。 又好比是一幅山水画,那远处的山峦,朦胧中透着神秘;那流淌的小溪,潺潺声仿佛在耳边低语。画中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
📚韵味说:诗歌意境的深层解读 🌿韵味说,是诗歌意境理论成熟的标志,对后代的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它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通过“主客体合一”的审美方式,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提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强调诗歌语言和思想的要求。好诗必须有“韵外之致...
试述司空图的“韵味说”。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作者着重从韵味的角度来谈诗歌意境的创造,即认为好诗必须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而这“味”是妙在“咸酸之外”的,不是意尽于句中,而是要给读者留下联想与回味的余地,从而达到“思与境偕”的艺术“诣极”;(2)这种韵味,不仅存在于风格“...
论司空图之“韵味说” 【摘要】“韵味”说,是司空图最为著名的论诗主张。是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主要原则。韵味的实现要求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努力追求诗歌的“醇美”,接受者在阅读诗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地领悟和创造。韵味的实现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韵味”说对后世古典诗歌接受...
(1)司空图继承了先秦以来的理论成果,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创立韵味说。(2)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属性,诗歌创作和评论都以辨别“味”为首要条件。(3)他认为诗味来源于咸酸等单一之味,但又有别于这种单一之味,而是在指在这种单一之味之外的醇美之味。单一之味相当于自然美,诗味相当于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