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宴之间李王孙的爱姬柳氏看中的韩翃,韩翃大概也看中了她,因为这个柳氏也不是一般的女子,虽无张红拂的眼力可以看中身在风尘中的李靖,慷慨与之私奔,倒也不差,首先要容貌不差,据孟棨《本事诗· 情感一》及《太平广记·柳氏传》) 称:“艳绝一时。”这个“一时”赞得就很重了,起码是几年间,可见柳氏容色...
江南曲韩翃〔唐代〕长乐花枝雨点消,江城日暮好相邀。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题玉真观李秘书院韩翃〔唐代〕白云斜日影深松,玉宇瑶坛知几重。把酒题诗人散后,华阳洞里有疏钟。少年行韩翃〔唐代〕千点斓斒玉勒骢,青丝结尾绣缠騣。鸣鞭晓出章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看调马韩翃〔唐代〕鸳鸯赭白齿新...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寒食节虽然禁火,但得宠的官员却可以得到皇上特赐的烛火,家里轻烟缭绕。诗中充溢着对皇城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同时暗含委婉的讽谏。全诗重在...
韩翃登第之后,因为要归家省亲,柳氏只能留在长安。天宝末年,安禄山叛乱,攻陷长安和洛阳。柳氏因姿容绝世,担心被乱兵所辱,于是剪掉头发,丑化容貌,寄住在长安法灵寺内。这时候,韩翃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任书记。叛乱平定后,韩翃随侯希逸回到长安。于是,派人寻访柳氏。携去一囊金,并以“章台柳”为题写了一...
韩翃的《寒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不仅记录了唐代寒食节的风俗习惯,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传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和感悟。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以“春城”二字点明时间与地点,用“无处不飞花”描绘了春日长安城内落花纷飞、柳絮飘扬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
在本文韩翃的五首诗作中,《赠张建》通过对侠客形象和奢华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张建的豪侠气概的赞颂,同时融入个人漂泊的感慨。《送张儋水路归北海》淡雅深情,隐含哲思。《送海州姚别驾》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通过描写友人从政的经历与环境,既展现其能力与雅致,又流露出对盛唐贤吏理想的追怀。《送丹阳刘太真》以...
韩翃写的好,柳氏答的也好。“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在花团锦簇的春天,杨柳也舒展身姿,随风起舞。可恨的是,这样柔弱的柳枝,却要年年被攀折,赠与离别之人。杨柳天生与离别相伴,就已经够可怜的了。更可怜的是“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转眼之间,春...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中进士,大历十才子之一。出生于中唐时期的韩翃,并非盛唐时期才名卓著的诗人,在唐朝的一些文学史著中,对于这位诗人的生平事迹也仅有只言片语,关于他的文献资料更是少的可怜。后人之所以会记住韩翃,是因为“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流传千古的绝句,是因为他和柳氏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唐朝韩翃简介 唐朝韩翃简介 韩翃(835年-912年),字伯仁,唐朝中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出生于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韩翃生于“咸通之治”时期,自幼聪慧喜好文学,十三岁时已懂得文辞之妙,曾被唐宪宗亲自赐咏。韩翃精通诗、词、赋、散文,并且对书法、绘画也有深入研究。他的诗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