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别知赋》译文: 我生命有限,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拥有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几乎是自寻死路。 然而,追求知识的人,几乎已经完全放弃了自己。 而几乎放弃自己,或许就是没有完全放弃。 赏析: 1. 高度的思辨性 在这首诗中,韩愈着重探讨了人生的局限性和知识的无限性,凸显了对人生和知识的深刻思考。他...
这篇《别知赋》真是让人感慨万千。韩愈写这篇赋的时候,大概是贞元十九年左右,他因为上书言旱饥,得罪了皇帝,被一贬再贬,处境真是凄凉。然后他遇到了杨仪之,这个人就像是他生命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他那段灰暗的日子。“余取友于天下”,这句话真是让人感动。韩愈说他在天下找朋友,就像是在找宝贝一样,宁缺毋...
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被认为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曾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议论文内容广博,体裁不拘一格,如《原道》、《论佛骨表》、...
说明: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韩愈谪居阳山。是年,湖南观察使杨凭派支使杨仪之巡察阳山。在杨仪之离开阳山之际,韩愈写了此赋送别。《别知赋》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开头至“斯百一而为收”)写知心朋友难得。韩愈先说自己生活经验体会,慨叹要找个知心朋友着实是不容易的,患难之时得一知心...
韩愈 别知赋 余取友于天下,将岁行之两周。下何深之不即,上何高之不求?纷扰扰其既多,咸喜能而好修。宁安显而独裕,顾厄穷而共愁。惟知心之难得,斯百一而为收。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于海陬zōu。遇夫人之来使,辟公馆而罗羞。索微言于乱志,发孤笑于群忧。物何深而不镜,理何隐而不抽?始参差以异...
韩愈《别知赋》藉由送别题材抒泄“知己难得”的苦闷与焦灼,背后内寓的是其入仕用世的政治抱负与怀才不遇的抑郁情结之间无法调解的心理矛盾。《别知赋》所以对后世赋家产生如此强大的集群效应,要在其始终符契着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历史文化心理常态——...
韩愈 by:假说真听 1190 韩愈集 by:我行其嘢 405 韩愈专辑 by:小巧小玲 42.2万 《师说》韩愈 by:围棋启蒙历子 399 韩愈诗文选 by:百事无避 2272 韩愈经典文章 by:zyc0607 5798 文章巨公韩愈 by:经典守候 1万 林江讲古之韩愈 by:那个人111 1.2万 ...
内容提示: 《国际汉学》总第25期,2020年第4期 | 146韩愈《别知赋》对古朝鲜送别赋传统形成的意义 *□ 安 生摘要:在古朝鲜送别赋传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批次韵韩愈《别知赋》而成同题赋的创作。这种跨文化视域下以“题材赓续,思想拟效”的集群性、类型化的文学现象,充分显示出韩愈《别知赋》的...
韩愈《别知赋》藉由送别题材抒泄"知己难得"的苦闷与焦灼,背后内寓的是其入仕用世的政治抱负与怀才不遇的抑郁情结之间无法调解的心理矛盾.《别知赋》所以对后世赋家产生如此强大的集群效应,要在其始终符契着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历史文化心理常态——"知己意识",即情感上的"知音"与政治上的"知遇".与传统送别赋单纯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