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希孟,明朝女工艺大师,善画花卉,工刺绣,所绘绣宋元画家真迹,最为传神,多用朱绣名款,传世作品较多,为世所珍,称为“韩媛绣”。 韩希孟擅长摹绣古今名人书画,其劈丝配色技巧独特,所绣山水、人物、花鸟皆栩栩如生,世人称之为露香园顾氏绣,即著名的顾绣。 顾绣针法,最主要继承了宋代最完备之已成绣法,更加以变化...
此外,韩希孟还创造了掺针和施针等针法,对后来清中后期四大名绣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不同的资料,《顾绣花鸟图册页》的规格有所不同。有资料称其为十开,每开一面刺绣,一面题识,册页硬木面板上有题签:“明露香园顾韩希孟绣画册 绵晖堂珍藏”。而另一资料则称其为八开,每开两页,一页绣花鸟,对...
2017年中国嘉德秋拍,这件作品最终以437万元成交。 韩希孟 顾绣花鸟图册页翠鸟梅花 这幅作品上绣有梅枝两株,一翠鸟仰首矗立于一枝头之上,作者巧用深浅棕色色线表现梅枝粗细的肌理,白色梅花或绽放、或含苞,舒朗有致,翠鸟之毛羽分别用蓝色、黑色、褐色、赭石色绣线表现,层次分明,惟妙惟肖,仅用寥寥数针表现翠鸟紧握...
明崇祯|韩希孟宋元名迹册·米画山水图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米画山水图》,诞生于明崇祯年间,其尺寸为纵33.4厘米,横展24.5厘米,宛如一幅精致绝伦的微缩画卷。此作乃《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系列之瑰宝,第五幅佳构,精妙地摹临了米芾画风,于洁白无瑕的绫地上,以针代笔,绣出了一幅水墨淋漓的山水图卷。绣...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补衮图》,明崇祯年间之瑰宝,纵33.4厘米,横展24.5厘米,宛如一幅细腻入微的历史画卷,静静诉说着往昔的风华。此作乃《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系列中之第三幅,以纯白绫地为幕,织就一幅动人心魄的绣画传奇。画面中,一位佳人端坐于圆凳之上,全神贯注,一针一线间,龙纹衣装渐次成形,...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鹑鸟图 此图为《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之第四幅,在白色绫地上绣成。画面描绘了一只在山坡上低头觅食的鹌鹑。山坡的线条精细秀劲,山石花草构图得当。鹌鹑的毛羽用施毛针针法细密地绣出,背部硬毛、颌下和腹部软毛质感强烈;脚爪使用钉针针法...
韩希孟(1595-1642),江苏松江人,明代顾绣代表人物。天启至崇祯年间以刺绣革新纺织技术,首创“劈丝测绘法”将水利数据融入绣品,改良三锭纺车提升江南纺织效率。其绣作《宋元名迹册》开创“画绣”流派,暗藏的技术图谱推动松江成为全国纺织中心。1642年清军破松江时,为保护《织造九要》手稿葬身火海,残页现存台北故宫...
韩希孟生活在明朝崇祯年间,是当时著名的刺绣艺术家。她的夫家顾氏家族以闺阁刺绣著称,因此顾家的刺绣作品被称为“露香园顾绣”。这一系列作品因绣品精美,被称为“韩媛绣”,以纪念韩希孟的卓越贡献。顾绣最初由顾名世的长子顾汇海之妻缪氏开创,至顾名世的次孙媳韩希孟时,达到了艺术顶峰。韩希孟的作品多...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鹑鸟图》,诞生于明崇祯年间,其尺寸恰到好处,纵33.4厘米,横展24.5厘米,宛如一幅精致的微型画卷。此作乃《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系列之瑰宝,位居第四,于洁白无瑕的绫地上绽放艺术之花。画面中,一只鹌鹑悠然自得于山坡之上,低头细品大地之馈赠。那山坡的轮廓,宛如文人墨客笔下的轻描...
明崇祯|韩希孟宋元名迹册·扁豆蜻蜓图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扁豆蜻蜓图》,诞生于明崇祯年间,其尺寸恰到好处,纵33.4厘米,横展24.5厘米,恰似一幅精致细腻的微观世界画卷。此作作为《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系列中的第七帧瑰宝,巧妙地在一片洁白无瑕的绫地上绽放光彩。画面布局简练而不失空灵,仅扁豆与蜻蜓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