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勒克: 《精神史中的双重感觉问题》(同上刊,第23期,1929年,14—42页)、《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联觉问题》(载《德国文学研究季刊》,第9期,1931年,534—584页); E. V. 埃哈特-西波尔特: 《在英、德、法浪漫主义中感官的和谐》(载《现代语言学会会刊》,第47期,1932年,577—592页); W.西尔兹: 《...
在文学“本体”的研究范围内,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加以区别,显然是最重要的。首先,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simultaneous order),这个观点与那种认为文学基本上是一系列依年代次序而排列的作品、是历史进程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点,是有所区别的。其次,关于文学的原理与判断标准的研究,与关于具体...
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沃伦在合著《文学理论 》中说:“诗是一种强加给日常语言的‘有组织的破坏’ 。 ”诗没有现成的媒介,需从其他语言那里“借用”媒介。 “借”的结果就使得语言的内涵发生变异,从而也增强了语言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请赏析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词句。(1)“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 ——” (...
对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中提出的“透视主义”的解说错误的是( )。 A. 把诗和其他文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不同时代都在发展变化着 B. 反对将文学整体
韦勒克和沃伦所著的《文学理论》涉及章节和内容博大精深,但我对“文学和社会”该章节尤为感兴趣,就简略地谈一下本章涉及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我对“文学和社会”的相关看法。首先,作者开篇点题: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作为媒介语言来使用,是一种社会创造物。他从文学的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和以作品为纽带连接的...
1984年,两个美国老头写的《文学理论》在我国产生巨大影响,当时韦勒克已经81岁,另一位著者沃伦还有两年就将为学术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当年此书发行数万册,是一本确凿无疑的畅销书,现在一本学术著作据说印三千本就能赚钱,能印到数万的几乎没有——当然,于丹和易中天那个本来就不叫学术著作,他们应该去和...
说《文学理论》集大成或许有戴高帽之嫌,我没跟同窗打赌,不必急着送出去一顶,但至少韦勒克和沃伦的问题意识和立场姿态清晰可辨。好的学问是有情怀的,立场可以批判,情怀不容亵渎,《文学理论》就是这样一部有立场、有情怀的好学问。具体来说,“文学理论”,顾名思义,两个部分。第一:文学是什么,或者什么是文学,...
美国文论家韦勒克与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指出“我们在谈论艺术的作用时,必须同时尊重‘甜美’和 ‘有用’这两方面的要求。”这段文字提醒我们( )。A.文学可让人“娱乐
这是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有一位心理学家说: 浮士德、靡菲斯特、维特和威廉·迈斯特等人物形象,“全都是歌德把【自己】各方面的气质【投射】到虚构的作品中而写成的”。小说家的各个潜在的【自我】,包括那些被视为罪恶的自我,全都是【作品中潜在的人物】。
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在文学理论学术界被奉为圭臬的一本经典著作。它设计的内容相当的广泛,包括文学的本质、作用以及形式、内容等各方面的内容。这本书因为打破了传统的文学理论构架——区分了“文学的外部研究”和“文学的内部研究”,一直以来被理论界所推崇。笔者将简论对《文学理论》的介绍以及一些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