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儒教与道教》,原名《儒教》,作者是(德)韦伯。1920年收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第一卷时改名《儒教与道教》,现名来自英译本题目。该书是韦伯“世界诸宗教之经济理论”研究的起首部分。分析中国的国家、法律、城市、行会、士阶层、正统礼教、异端信仰等方面,探索中国人的宗教伦理观念与其行为之间的...
韦伯之《儒教与道教》一书,连同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许多人接受了韦伯或者漫画化了的韦伯观念,即只有新教支持资本主义,儒家不利于经济发展。 清算韦伯是儒家在思想学术上得到重估的前提之一。为此,弘道书院联合开放时代杂志... (展开) ...
马克斯·韦伯在分析中国宗教(特别是儒教和道教)时,提出了一些他认为阻碍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因素。根据韦伯的理论,中国的宗教和伦理体系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本质上的不同,这导致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难以产生。以下是韦伯认为中国宗教文化不能导致资本主义产生的几个关键原因: 儒家伦理的重视家庭和社会秩序:儒家思想特别强调...
儒教是一种世俗理性主义的等级伦理,它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受过传统经典教育的食俸禄阶层。而那些没有受过传统经典教育的阶层,则不包括在内。这种宗教的,或被称作非宗教的等级伦理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它所对应的阶层。甚至,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形成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与儒教相反,在印度教的早期,其代表是由世袭种姓的...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是201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内容简介 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中,韦伯长篇大论地分析了中国的国家、法律、城市、行会、士人阶层、正统礼教、异端信仰等等,无非是想借此构筑出:中国人想的是什么(例如:传统主义的价值取向、...
《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包含三篇论文和附录,《儒教与道教》是其第一篇。它又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等一起归到韦伯的著名的文化比较系列专著《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第1卷之中。为便于学术界人士和广大读者的研究和使用,我们请王容芬女士翻译了《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中的“导论...
本书是马克思•韦伯即研究基督教文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后的第二部宗教社会学著作,《儒教与道教》中以儒家伦理为核心,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论证儒家伦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与西方的新教相比较,试图去寻找中国在各种条件都好于西方的情况下,资本主义为什么没能发展起来的原因。
本文节选自《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作者:[德]马克斯·韦伯,译者:康乐,简惠美,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2020-12。本书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同属于三大卷本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首卷。在本书中,韦伯专注于探索中国社会里那些与西欧不同的地方,以此突显西方基督教文明...
中国的宗教 儒教与道教 译序 导言 韦伯与《中国的宗教》 第一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一 城市、君侯与神祇 第二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二 封建国家与俸禄国家 第三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三 行政与农业制度 第四章 社会学的基础之四 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第五章 士人阶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