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断革命论现在要求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予以最大的重视,因为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进程已经把这问题从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内部往日意见分歧的记忆领域最后充分地提了出来,并且把它变成了关于世界革命一般的性质、内在联系和方法的问题。 二、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晚的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来说,不断革命论...
不断革命论是什么呢?对于今天大部分的青年而言,它是钢铁雄心4里面那个可以和西班牙安纳其线相媲美的战争疯子理论,是直到地球统一前的无尽战争。 瑞典人这样的设计倒也合情合理,在斯托斗争的后期,随着托氏话语权的整体丧失,当时的慈父对于不断革命论的定义,也正是如此。至于当时资产阶级的一些所谓的托氏同情者也说,...
1790年,伯克写成《法国革命论》,书中以充满激情的文字批判了大革命的原则。伯克甚至将大革命看作是人类罪恶的渊薮,“是骄傲、野心、贪婪和阴谋洈计之集大成的表现”。伯克对于大革命的反对态度与他的许多朋友大相径庭,甚至使得他和许多人决裂。但也正是这本书使伯克名声大噪,成为了西方思想界反对法国革命的代...
第六章 革命独立之大义 与贵族重大之权利,害人民营业之生活,擅加租赋,胁征公债,重抽航税,此英国议院所以不服查理王而倡革命之原因也。滥用名·器,致贵贱贫富之格。大相悬殊,既失保民之道,而又赋敛无度,此法国志士仁人所以不辞暴举逆乱之名,而出于革命之原因也。重征茶课,横加印税,不待立法院之承允,而...
是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的一种右倾错误观点。以陈独秀为代表。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胜利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无产阶级只能站在消极被动的地位,从中“获得若干自由及扩大自己能力的机会”,等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再实行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第二次...
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是中国近代史上关于革命步骤和策略的两种主要观点。一次革命论认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应该分为两步走,即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孙中山。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时,提出了“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包括了民族独立、...
托洛斯基的不断革命论深刻地指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不间断性。它的历史依据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俄国具有的基本特点: 1、大量吸取外债,国家财政不是靠税收,而是靠外债支撑,税收用来支付外债的利息。“由于国债,每年大部分国民收入都流到国外,使欧洲金融资产阶级更加富足和更加强大”; 2、其经济发展方式是没...
因此,仅靠单独的政治革命,对于我们社会而言,不会产生多大的变化,也收不到多少效果。究其原因,是我们痛恨革命,不知道它是开发文明的利器。孔教问题,正在国内引起喧嚣,这是伦理道德革命的先声。文学革命的气运,也已经酝酿了很久,首先举起义旗的急先锋,就是我的朋友胡适。我愿意冒着与全国学究为敌的风险,...
两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是针对中国革命所提出的理论。前者指的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先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理论的代表者是陈独秀。后者指的是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
他们认为革命应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资产阶级完成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然后再有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再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二次革命论在中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早在1920年,陈独秀就提出“由封建而共和,由共和而社会主义,这是社会进化的一定轨道,中国也难以独异”。第一次国内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