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23年1月6日向警予写给父母的信。在得知二哥病逝的噩耗后,为劝慰亲人,她于同一天连写4封家书。一边是革命,一边是家庭,她分身乏术,无奈之情可见一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向警予主动留在武汉,坚持地下斗争。1928年3月20日,她因叛徒出卖被捕,敌人用尽伎俩,终无法动摇她的革命意志。1928年5月1日,...
我葬在大余梅关附近。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的革命的敬礼!”这是1935年3月刘伯坚英勇就义前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可惜的是,他挚爱的妻子王叔振已牺牲于闽西游击区,没能看到这封动人心魄的“绝命家书”。这是一封来自90年后的回信:“瑞金是您战斗过的地方,也是我们共同的家乡。
《彭德怀写给侄子彭启超的家书》 作者:彭德怀 起超同志: 来信收到,知道你们情况,甚慰。我没有分配日常事务工作,很清闲,身体还好,感到有力无处使!其他大体与北路门时相差不远。 …… 共产党人是有成分论者,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这是基本的观点。...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回望烽火硝烟的革命岁月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篇章。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让我们纪念、缅怀革命先辈从红色家书中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 像他们这样意志坚定的中华儿女,还有成千上万。岁月长河,...
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王尔琢致父母 王尔琢,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7年初,王尔琢随北伐军到达武汉,他趁着空闲给父母写去了这封家书,信中表达了心中的歉疚和自己的抱负。谁也没想到的是,这封家书竟然成为他留给亲人最后的遗言。 ▼(家书原文)▼ 父母大人: ...
本篇,让我们来阅读一些建党初期的家书,共同走近,那个筚路蓝缕的时代。01 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周恩来致表兄陈式周 (1921年1月30日)写信人: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字翔宇。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由张申府等人介绍)。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
由于工作需要,刘伯坚不得已与家人分离,舐犊之情更是让他对三个年幼的孩子非常想念。在写给妻嫂的家书中,刘伯坚多次提及孩子,信中详细描述和记录了两位幼子托付的地方和人家。这背后是一位身为革命者的父亲的深深牵挂,也表明斗争形势的艰难。刘伯坚的家书不仅饱含牵挂,还对孩子们提出殷切期望:“诸儿受高小教育...
史砚芬家书。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所有党员不过50余人。今天,中国共产党已有九千多万党员——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同时,也带着每个人的信念和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我们一起重温三封革命家书,从点滴字句中感悟革命先烈身上奔涌的救国救民的理想与奋争。
由西安来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好些熟人,所以请大人放心。不要以为儿做得不对。这样多的人都和儿所作的一样。敬祝 健安 漂泊的女儿敬禀 4.18 革命英雄故事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
“我已远征而去。何日返乡,无可料之。望妻上尊高堂,下抚孩儿,替我尽孝尽责。我已立志革命,而现革命尚未成功,我必将继续为之。革命不成功,我不回家,成功之日见。李骏书。”1935年1月28日,在贵州遵义的青杠坡战斗中,时任红3军团第6师代理参谋长的李骏率领突击营杀向敌阵,不幸中弹牺牲。今年是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