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他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观看了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教学。习近平总书记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广东,粤剧 广州粤剧院演员在江南大戏院表演粤剧《十三行》。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
敦煌文化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
习言道|习近平的“非遗”足迹 来源:中国新闻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让我们跟随总书记考察调研的“非遗”足迹,一同打开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
习言道丨习近平的“非遗”足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让我们跟随总书记考察调研的“非遗”足迹,一同打开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
学习进行时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新春祝福·非遗魅力 学习进行时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新春祝福·非遗魅力
瑰宝生新辉——习近平与非遗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们走过悠久的历史,并在今天与现代生活接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情结。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炒制龙井茶,到广西柳州的螺蛳粉,再到青海加牙藏毯,习近平每次到各地...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系非遗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始终...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非遗。从黑龙江、江苏、四川,到广东、内蒙古、河南、浙江,总书记在地方调研时多次为非遗项目点赞。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
再如,推进非遗传习工作。我们将非遗技艺传承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促进“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制度建设。通过在西湖职高等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茶艺与茶营销专业课程,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在守正创新中赓续文脉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非遗”足迹,彰显党中央对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对非遗传承人的关怀期望,铺展开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文化接待中心,光山花鼓戏传承人张秀芳在展示花鼓戏服装(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人与自然共生共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