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应当报登记的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 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法...
6月8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中华水上古城景区,小游客通过开“考古盲盒”体验文物发掘过程。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新华社发(张振祥摄) 6月8日,在山东潍坊高密市姜庄镇泥塑文化艺术馆,聂家庄泥塑艺人在演示点彩技巧。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物 传...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6月10日),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国家文物局今天在成都举办主场城市活动和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组织开展7200多项精彩纷呈的文物展览展示和...
从这个角度来说,传承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二传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一样,都是祖先传给我们的好东西。文物不能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宜改。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目的还是在“用”,否则,非遗保护就会因死守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毕竟,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
中国网北京6月16日讯(记者 秦金月)6月10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如何更好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发挥民族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中国网文化频道记者专访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民博专委会”)主任委员、秘书长...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是怎样的 1、发展现状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2017年12月7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韩国...
奠定非遗保护坚实基础 “我们通过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确保了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得到全面重视和保护,也为我们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在推进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程中,玉树藏族自治州积极探索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涵盖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
6月10日,为发扬和传承红色文脉,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市文保所携手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举办了“焕发文物活力 赋彩美好生活”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题活动,大家通过对史山寺周边的文保单位进行实地走访,对当地文化有了更深了解。此外,市文保所和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深入总结了近年来的文物...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近年来,汉中市汉台区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内涵、提供精神支撑。 汉台区融媒体中心 赵明明 ...
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传承非遗 共享文化”。6月7日下午,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宁河区第五届京津冀非遗购物节活动在吾悦广场举办。 活动邀请京津冀三地的非遗项目传承人,为群众带来了评剧、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