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既以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为指导,从艺术与真理维度尝试重述西方戏剧史、音乐史和诗歌史,又以巴迪欧的事件哲学与真理哲学为基础,梳理并提炼其戏剧、音乐和诗歌的艺术观念以及批评理论。而在描述和反思巴迪欧的“非美学”艺术批评实践时,本书重点...
作者在文中解释说:“法文inesthétique(英文inaesthetics)一词是由‘esthétique’加上前缀‘in-’构成,法语中前缀‘in-’可以解释为‘内部的’、‘内在的’、‘非’、‘反’等,笔者曾译为‘非美学’,根据巴丢对这一词的解释及...
为了深入剖析巴迪欧的非美学,在详细阐释他所理解的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之后,本文进一步阐述他对诗与数学所做的比较,以及基于这种比较所得出的结论:诗与数学都是一种真理程序,诗的真理,即诗所无法命名之物,就是语言的无限力量;而数学的真理,即数学所无法命名之物,则是语言的一致性。关键词 巴迪欧 艺术 美学 真理 ...
阿兰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 阿兰巴迪欧是法国文化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美学家,他在哲学、社会学和美学方面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他的文化哲学与美学理论从西方传统的美学范式中解放出来,倡导“非美学”的思想,强调文化哲学和美学需要从非美学的角度来思考和理解,以此揭示出美学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精神和文化价值...
□国外文艺思潮从 “非美学”看巴迪欧的当代艺术观艾 士 薇法国当代思想家阿兰· 巴迪欧在《非美学手册》中将传统的美学分为三种, 分别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教诲式美学方案”, 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浪漫式美学方案”以及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式美学方案”。在“教诲式美学方案”中,艺术主要用于教化臣民,它...
摘要:拉吕埃勒认为标准哲学试图用外在于实在的范畴规定实在,而标准美学试图用外在于艺术的范畴规定艺术,这种美学对艺术的企图伤害了艺术,否定了艺术真正的内在性内容。拉吕埃勒反对这种企图,以摄影为切入点,先后提出了非摄影和非美学思想。非摄影借由科学的帮助使摄影主体、摄影客体和观赏主体都加入摄影作品的建构之中,...
本书简述了巴丢哲学思想的渊源,并通过关键词方式把握其哲学基本思想;分析了巴丢文艺思想与其哲学思想的内在关系;以其文艺思想的核心术语“非美学”为切入点,阐释了“非美学”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梳理了巴丢“非美学”的文艺解读方式及其“介入”当下的当代艺术批判。 作者简介 ··· 毕日生,男,1971年生,河北...
中国当代美学的“非美学”担当及其原因
一、“非美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巴迪欧在《非美学手册》中对“非美学”做了界定,他说:“通过‘非美学’,我理解了哲学对于艺术间的关系,同时提出艺术自身是真理的生产者,并没有采用(将艺术)作为哲学对象的方式。反对美学思辨,‘非美学’描述了由某些艺术作品的独立存在所生产的严格的内哲学效应。”②通过“非...
优点在于开头背景以及三种传统图式的论述中所彰显的理论情境意识(但是依然很怀疑直接浮泛类比中国古典美学的必要性);以及全片来源丰富的原典引述,对巴迪欧形象不仅仅局限于《存在与事件》所确立的成熟版本,且不断尝试本体论与非美学的咬合。而缺点也恰恰在于,当研究对象的形象变得有纵深后,理论脉络反而显露出错乱(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