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全面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原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起草有关法规草案;拟订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保护规划;组织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承办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工作;组织实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下面将从政府支持、法律保护、社区参与、传承培训等方面介绍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 首先,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006年,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和保护措施,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定责任和义务。此外,...
北京时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光明网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国文联...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中国民俗学会等协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新书发布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 该书专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纪念而编,由王加华、张士闪担任主...
换言之,这一双向循环的合作机制同时成为缔约国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始终将申遗工作视为履约工作的有机构成部分,并将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整合到参与国际合作的基线行动中,不断加强能力建设,为保护人类共同遗产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也为推动形成中国非遗系统性保护大格局、促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作者:王加华 张士闪出版社:齐鲁书社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53.70 定价 ¥68.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加入购物车 当当自营 ...
中国经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已发展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文化运动.它的迅速普及,植根于急剧工业化和全球化影响下不断增强的民族自觉意识,以及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激发和引领.自开展以来,这项文化运动的确为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相关实践,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由于一系列与非遗保护相关的行为,以及国家,社区和研究者...
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总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经验及存在问题,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23年9月20日在京举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中国的实践经验”...
典型而生动的案例解读和分析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读者不仅从中可以欣赏到我国丰富而独特的非遗,还可以了解到20年来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这是一部了解中国非遗保护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目录(出版社供图)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在序言中高度评价此书,称之为“中国非遗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