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原则:优先选择静脉给药(入壶)而非肌注 原因分析: 1.快速起效需求 急性心衰(如肺水肿)需迅速减轻心脏前负荷,静脉注射(IV)呋塞米5分钟内起效,肌注(IM)需20-30分钟,且吸收受局部血流影响(心衰患者常伴外周水肿,肌注吸收不稳定)。 研...
“入壶”:是临床医护人员在实践中常用,但书本上未见经传的实际操作方法,它是把需要静脉注射的药物,从正在输液的输液器上端的针头吸入,或茂菲式滴管处加入,某种意义上也实现了快速用药的目的。 这个术语不常用,但很多基层医院仍在用“入壶”这个医嘱,护士也在这样...
第二种做法,就是话题中护士小A所做的那样,用注射器抽好,但不走常规的静脉注射之路,从茂菲氏滴管内直接注入,实际上还是静脉滴注,但由于走了捷径,用药比较精准和快捷。 “入壶”的做法,由来已久,属于临床实用方法,学校里老师不会这样教,但在有的医院,某些临床护士会这样做,护生们有样学样,亦可谓是言传身教...
静脉注射是一种将药物直接推入静脉的方法。它可以通过直接连接空针和头皮针实现,无论是否正在进行输液。这种方式可以在输液过程中或暂停输液时进行。静脉注射能够确保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其药效。入壶则是另一种方法,它通常发生在正在进行输液的过程中。即将需要加入的药物直接推入莫非氏滴管中。这种...
静脉入壶---静脉点滴时,液体瓶下方输液管有一个壶状容器,可以观察液体滴的速度,所谓入壶是指把药物直接加入这个壶状容器中,可以使液体尽快进入体内。通常用在药物量较少又需要它尽快入血发挥作用时。【区别】:静脉注射一般是指将空针直接连接头皮针,把药物推进血管内,可以是正在输液的时候,也...
从注射方法上来看,使用静脉滴注是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给药途径,研究发现,静脉炎的发生率为:入壶(5.8%)<静脉推注(19.2%) <静脉滴注(34.6%)。 2 超剂量应用 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3 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a 静脉炎 前列地尔是前列腺素(PG)E1的脂微球载体,当PGE1渗出时,会**血管引起...
您好,地塞米松注射液如果静脉点滴和入壶都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而入壶一般不常用,主要是用于急性过敏...
阿奇霉素0.25可以静脉入壶100ml的盐水吗阿奇霉素0.25可以静脉入壶100ml的盐水吗,这样效果会更好吗...
就是将药品加入点滴静脉输入
液体瓶下方输液管有一个壶状容器,可以观察液体滴的速度,所谓入壶是指把药物直接加入这个壶状容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