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茯苓产业的“优质芯片”,茯苓成了当地百姓致富的“金娃”。一个个不起眼的茯苓,带起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主导产业。脱贫攻坚期间,全县有3万余人通过发展茯苓产业脱贫。其貌不扬、外黑内白的茯苓,让靖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茯苓之乡”。2019年,鉴于靖州茯苓生产取得巨大成就,中国菌物学会茯苓产业分会成立...
红网时刻怀化8月29日讯(记者 杨超 通讯员 肖扬琳 孙文月)8月28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新厂镇姚家村的华亿茯苓科技有限公司万亩茯苓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茯苓种植。姚家村万亩茯苓基地(舒昭兵 摄)基地内,在技术人员精心指导下,村民们身着工作服,头戴工作帽,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茯...
1972年,王先有用废旧的木材等原材料继续种植茯苓。第二年,他终于大获丰收,采收了3吨多鲜茯苓。从此,王先有对人工栽培茯苓信心大增,随后创办了茯苓菌种厂,他的茯苓事业开始大步迈向前。沿着王先有的足迹,在靖州从农村到县城,有近2万余户5万余人从事茯苓茯苓科研、制种、种植、加工、销售相关工作,人均增...
靖州融媒8月30日讯(记者 孙文月 舒昭兵 通讯员 陈翔)“我们基地首期2000亩从7月15号备料开工,预计9月15号完成种植任务。”8月28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新厂镇姚家村,华亿茯苓科技有限公司万亩茯苓种植基地负责人姚文武正组织工人们进行茯苓种植。 姚家村万亩茯苓基地(舒昭兵 摄) 基地内,一条条土垄已经挖好,...
7月21日,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五里冲茯苓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正围着马尾松树桩,娴熟地进行着切割和剥皮处理。 “我们基地共准备了马尾松原材料500余吨,预计能收获茯苓40000余斤。”技术员杨本华蹲在一桩马尾松木桩前介绍,这批马尾松是茯苓种植的原材料,经过剥皮、晒干后,就能通过袋料栽培的方法,进行种植。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有着“中国茯苓之乡”美誉!全县茯苓种植面积达7.03万亩,带动全县2.38万户、5.7万余人从事茯苓生产和茯苓加工,年人均增收4700余元。同时,将茯苓种植推向全国和世界,在全国10余个省建立152个茯苓种植基地,并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南非两国大面积种植。鲜货茯苓市场投入使用,茯苓加工贸易中心正式...
2.茯苓加工之切茯苓 现在用茯苓切丁机的比较多,靖州人对切丁机的维护做的也比较好,经常清理,磨刀。切出来的茯苓很干净。 3.茯苓加工之晒茯苓 放在簸箕里面晒茯苓,又白又干净 4.成品茯苓就出来了 靖州伟东茯苓销售有限公司是一家规范化,...
靖州,位于中国湖南省的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茯苓的生长提供了极佳的条件。靖州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正是茯苓生长的理想之地。在这里,茯苓能够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生长出品质上乘的药材。 二、靖州茯苓的种植特色 靖州的茯苓种植历史悠...
靖州融媒11月30日讯(记者 钟屿右 罗凯露)11月29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新厂镇新厂村,靖州康源苓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组织工人们抢抓冬季晴好天气,在基地里种植茯苓。 基地内,工人们挥舞着手中的锄头,理沟、放置松木、摆放菌包、覆土……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对于松材线虫病的入侵,靖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林业专家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决定利用茯苓菌对松材线虫病疫木进行无害化处理,择伐松材线虫病疫木16.4万立方米,因地制宜利用疫木发展茯苓种植一万亩以上。 “这为茯苓产业的发展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