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分水,也叫“分水皴”法,分水技法是传统青花瓷绘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用青花料在瓷器坯胎上勾勒纹饰后,在纹饰的轮廓线内,以含不同分量青花料的浓淡料水,分出深浅不同的色调。 历史上,分水技法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繁盛到衰落...
景德镇青花大王,“分水”绝技无人匹敌
青花分水技法在青花绘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通过调配不同浓淡的青花料水,在坯胎上直接作画,从而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立体感。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青花分水技法介绍:一、王步的青花分水技法 案例背景:王步,被誉为“青花大王”,是民国时期景德镇青花艺术的杰出代表。他开创了独特的青花分水写意法,将中国画的水墨写意技...
△ 平水:青花有浓淡之分但没立体感,称之为“平水同一笔分出不同的浓淡笔韵,通过笔在坯上停留时间长短来表现浓淡,时间长积料多就显深色,反之成浅色,这种青花分水描绘技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被称为“阴阳水”。 景德镇青花分水的几个特技: 青花分水时一般笔尖不能触到坯体,是通过水连接笔与坯。 青花分水浓淡...
综观各时期青花分水之应用, 逐渐形成以下几点: ( 1 ) 平色水( 平水) , 色度不同, 每种色块匀净平整, 尽量没有水与水相接的水迹纹, 这种手法多用于图案工整、细腻、精致的器皿纹样上。 ( 2 ) 水迹纹( 浪头纹) , 一笔水和一笔水之间相互压住一点头, 重叠的部分形成深一点的水迹纹, 这种手法...
重拾青花 展现“分水”绝技 建国后,景德镇瓷业得以恢复发展,在党的关怀与鼓励下,1953年,沉寂14年之久的王步才走出来,重新振作,拾起阔别已久的青花。1954年,他被请入“景德镇陶研所”,这是一家有着新中国背景的机构。从此,王步再也没有放下青花,也再没有离开...
真正意义上的分水技法自明成化中期开始初步形成并呈发展势头。 成化中期之后,改用国产之陂塘青(平等青),形成典型成化青花,一改永宣青花之小笔触拓涂着色之手法,而改用双勾线条,然后用含多水羊毫笔在轮廓内晕染,虽然分水只有浓淡两种色阶,但已经看不到笔触痕迹,从而可推断其可能已开始使用特制分水笔进行分水渲染了。
一条视频了解5种青花分水纹, 视频播放量 1631、弹幕量 0、点赞数 40、投硬币枚数 14、收藏人数 75、转发人数 12, 视频作者 王状元陶瓷研究所,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一定要认识的主人杯经典杯型,景德镇15家当红名窑口特色总结!,盘点适合新手入门的茶器窑口第2弹,一次看
黄景藏先生的艺术成就,离不开他对青花分水技艺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实践。青花分水是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技法,通过分水笔将青花料在坯体上渲染出浓淡相宜的效果,从而营造出层次丰富、虚实相间的画面。这种技法要求极高的技艺和艺术修养,而黄景藏先生不仅精通此道,更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创了现代青花人物的新境界。他的...
在行业内我们往往把分水的效果叫做水路,看分水好不好主要是看水路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色彩是否明艳,在康熙青花当中一个块面有一层一层的水路清晰而层次分明,色彩又非常的明艳青翠这就是好的分水,这当然是从工艺的层面来看,还要从绘画艺术的层面去看,就是它能否帮助表达所需要表达的层次,块面,浓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