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镇草编加工业作为典型的“草根经济”,现已发展成为支撑新河镇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新河草编据史料记载已有400余年历史。如今,新河草编产业一头连着国际大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2万人就业,年产值可达30亿元。(完) 【责任编辑:闫燊】 ...
山东草编看新河。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河草编 已有300多年历史, 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 特色草编已成为外销时尚热销品。 2024年青岛首届手造工匠李秋菊 就是平度新河草编的带头人之一, 在她的带领下, 不仅让万名闲散劳动力实现灵活就业, 也让新河草编...
青岛景阳工艺品有限公司 4年 回头率: 30.3% 山东 青岛市 ¥23.50 成交29873个 一件代发新款度假沙滩编织包圆形单肩百搭休闲草编包女包 市北区草艺家园工艺品店 9年 回头率: 40.8% 山东 青岛市市北区 ¥7.00 成交110052个 伟菊工艺沙滩包手提单肩包女包草编类纸布女包糖果色 市北区伟菊工艺品...
青岛手造:新河草编 编出致富路 简介:玉米皮、小麦秸秆等原材料在青岛平度市新河镇村民的手中,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即可“变废为宝”,成为一款款设计新颖、造型独特的草编工艺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这个与潍坊、烟台接壤的小镇,以其“接地气”的城镇特色,展示着青岛特色小镇的魅力。新河镇以传统草编手艺闻名,这项在新河镇流传了400多年的古老手艺,如今已演变为一项年产值高达20多亿的产业。新河镇的草编文化不仅在国内有影响,而且在国际上赢得市场和认可,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小草编不仅成功亮相国际时装周,更...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7日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河草编是传统富民产业,已有400余年历史,普通的玉米皮、苇草、麦草在新河镇妇女的的手指间穿梭翻转,转眼间,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呈现在眼前;新河镇借助草编工艺打造新河工艺品全链条乡村振兴产业园,也被评为“山东省低碳经济示范乡镇”、“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
鲁网2月19日讯(记者 潘亚妮 通讯员 陈金卓)为进一步推广平度市新河草编文化,提升“指间大象”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人走进手造馆,体验精湛的草编技艺,传承平度新河草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指间大象”新河草编手造馆将于2月22日举办开放日活动,全程免费向公众开放。记者获悉,此次开放日时间...
胶东非遗文化:青岛平度草编工艺 平度草编工艺已有150年历史。据《续平度县志·卷十·民社志》载:“(清)咸(丰)同(治)后,由掖(县)之沙河传来,逐以盛行。”据光绪三十一年(1905)成书的《平度州乡土志·商务》载:“草帽辫,每年出售四千包,售于本境者半,售于掖商者半。本境麦茎颇佳,中辫料...
青岛平度市新河草编:一草一柳话传承 一编一织守匠心 简介:新河草编,百年传承。青岛平度新河镇是“中国草编工艺品之乡”,目前,新河草编产业已发展成为集乡土文化与时尚特征于一体的特色产业,深受消费者喜爱。靠着草编这门指间技艺,新河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64岁的退役军人肖洪刚1972年12月入伍,副连职务。在部队,他勤奋好学,积极训练,成绩突出,多次荣立三等功,先后受过嘉奖十几次。1982年12月,他载誉回到家乡平度,先后任平度第三草编厂、平度第二塑料厂、青岛编织地毯厂、青岛第五草织工艺品厂副厂长、厂长。由于各种原因,1994年,肖洪刚失业了,工资无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