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教授在MOFs 及其衍生物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领域深耕近20 年,在相关材料的定向设计与组装、催化机理研究、储能过程控制以及器件组装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本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同时在青岛组织了多次关于新能源技术的相关国际会议,组织创办了相关的国际性期刊,促进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
王磊教授在MOFs 及其衍生物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领域深耕近20 年,在相关材料的定向设计与组装、催化机理研究、储能过程控制以及器件组装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本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同时在青岛组织了多次关于新能源技术的相关国际会议,组织创办了相关的国际性期刊,促进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王磊教授在MOFs 及其衍生物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领域深耕近20 年,在相关材料的定向设计与组装、催化机理研究、储能过程控制以及器件组装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本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同时在青岛组织了多次关于新能源技术的相关国际会议,组织创办...
作者介绍 王磊教授,山东省杰青,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博士生导师,现任省部共建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2006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导师冯守华院士。2008.10年-2010.10年在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王磊 王磊青岛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Nano Research、Ecoenergy等杂志编委。长期从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衍生物在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的应用研究,面向国家能源重大需求,聚焦绿色能源关键技术攻关,带领团队在高效电极和催化剂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宏量制备...
王磊教授简介:山东省杰青,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青岛科技大学崂山学者,博士生导师。2006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来青岛科技大学工作至今。长期从事绿色能源相关领域研究,在能源储存与转换材料、光电催化、超分子化学、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关注于无机微纳米材料的...
青岛科技大学王磊教授和赖建平教授团队采用一步电沉积法合成了Co引入的一体化FeOOH电催化剂,并提出引入不同价态的离子,通过精确调控EDL的组成和厚度来调节FeOOH的形态。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相应的物理表征共同证明了Co在FeOOH结构中具有很强的电子捕获和氢吸收能力,进而促进了FeOOH的形成和稳定。在不引入其他离子的情况...
鉴于此,青岛科技大学王磊教授和李彩霞副教授提出了一种局域电子结构工程来诱导带负电SEI。具体来说,负电的SEI存在有利于锌离子的富集,加快了反应动力学。而且,富局域电子结构中的大量悬浮键对Zn2+的选择性捕获增强了脱溶剂化能力。此外,LER对阴离子有静电屏蔽作用,有效地排斥了SO42-离子,抑制了副反应的发生。因此,...
青岛科技大学王磊教授与李彬副教授介绍了一种精心设计的二维三明治异质结中的介孔缺陷氮掺杂碳与N-Ti3C2原子耦合结构(DC/N-Ti3C2)用于提升ORR性能。结合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证实了其在碱性条件下的反应机理和结构性能关系。这种新颖的原子级耦合结构赋予DC/N-Ti3C2比对照样品更高的起始电位和电流密度,以及优异的...
通讯作者:王磊教授 通讯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前言介绍 将可再生能源与水分解产氢相结合被视为氢气生成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目前,水分解产氢的两种主流方式是碱性水电解和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WE)。与碱性水电解相比,PEMWE具有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可以避免气体交叉混合的缺点,并且制备的氢气更纯净。此外,由于氢离子(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