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积极联合湖北东湖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全面推动飞轮储能装置的推广应用,可实现牵引能耗节约15%,线网每年可节电5000万度,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万吨。未来,青岛地铁全面推广“飞轮+逆变”复合储能、永磁牵引等方案后,可降低线路牵引能耗30%以上,将有力推动青岛地铁乃至整个轨道交通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助力国家...
青岛地铁今年4月在青岛地铁3号线万年泉路站安装投用了轨道交通行业全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经过不断升级优化测试,设备日均节电量已达1600千瓦时,超出预期值16.8%!青岛地铁围绕“建成世界一流绿色地铁,实现节电30%,降碳40%”的“双碳”目标,今年4月在青岛地铁3号线万年泉路站安装投用...
产品介绍:飞轮储能作为一种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长寿命、环境友好的储能技术,可快速响应电网波动,实现对电网的短时调峰、调频、暂态支撑、平抑并网点电压等功能,从而提高电网供电品质和新能源接纳能力。 运行原理:充电时,电动机驱动飞轮高速旋转,电能转换为动能储存;放电时,电动机作为发电机运行,将飞轮动能转换为电能...
为推动青岛地铁绿色运输效能的全面提升,6号线一期着眼于列车牵引系统的革新升级,引入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永磁牵引电机。这种电机具有体积小、噪音小、效率高、功率密度高、过载能力强等优势,不仅能为乘客带来更舒适的乘车体验,还能与飞轮储能系统默契配合,将再生能充分吸收利用。当前,6号线一期已上线两列永磁牵引列车...
3月15日,青岛地铁蓝谷快线复合储能项目顺利并网投用,标志着青岛地铁首条既有线路节能降碳改造项目正式完成,青岛地铁绿色转型取得里程碑式成果。(右上角为飞轮储能装置运行界面显示图,当列车制动进站时,飞轮储能装置吸收列车制动能量,界面显示充能数据)(青岛地铁创新研制变压器放倒专用工装)历时6个月,5800余人次参与...
“飞轮储能”大显神通 地铁6号线一期九顶山站内,列车急速驶来又稳稳制动,出发时快速提速飞驰而去。青岛地铁运营一中心6号线综合运管部行车设备维保车间主任助理薛程键告诉记者,这就是飞轮储能装置的功劳。列车到站制动时,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飞轮中,飞轮以动能的形式把能量储存起来。当接收到释能信号后,高速旋转...
青岛地铁与东湖实验室合作成立青岛东湖绿色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绿色节能新产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飞轮储能技术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及应用,接连取得突破。目前,飞轮储能装置已投用总装机容量35兆瓦,在建规模达30兆瓦,建设和运营规模全国领先,预计全线网年节电6200万度,年降碳约6.2万吨,节电率达15%。
青岛地铁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围绕“建成世界一流绿色地铁,实现节电30%,降碳40%”的“双碳”目标,今年4月在3号线万年泉路站安装投用了轨道交通行业全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经过不断升级优化测试,飞轮储能装置与...
青岛地铁今年4月在青岛地铁3号线万年泉路站安装投用了轨道交通行业全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经过不断升级优化测试,设备日均节电量已达1600千瓦时,超出预期值16.8%! 青岛地铁围绕“建成世界一流绿色地铁,实现节电30%,降碳40%”的“双碳”目标,今年4月在青岛地铁3号线万年泉路站安装投用了轨...
8.科技类创新一等奖:城市轨道交通飞轮储能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与“东湖实验室”马伟明院士团队合作,联合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2022年4月在青岛地铁3号线2台1MW飞轮储能装置顺利挂网,属行业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产品,可实现再生制动能量再利用、稳定牵引网电压、避免反送电对城市电网的污染,迭代提升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