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桓公霸诸侯原文|翻译 齐语,桓公霸诸侯原文及 原文 桓公忧天下诸侯。鲁有夫人、庆父之乱,二君弑死,国绝无嗣。桓公闻之,使高子存之。 狄人攻邢,桓公筑夷仪以封之,男女不淫,牛马选具。狄人攻卫,卫人出庐于曹,桓公城楚丘以封之。其畜散而无育,桓公与之系马三百。天下诸侯称仁焉。于是天下诸侯知桓公...
答案 最早是指春秋时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当时的周王室已经衰微,难以号令天下,诸侯征战不休.齐国国君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富国强兵,成为天下诸侯中较有实力的一家.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相关推荐 1霸诸侯指的是什么 反馈 收藏 ...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出处:《论语•宪问篇》:“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
故国霸诸侯,是指一个强大的国家能够通过武力或其他手段控制或影响周边的小国家,使之追随或屈服于它的统治之下。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诸侯国往往是散居在周边地区的小国家,它们的掌权者被称为诸侯。而霸者则是这些诸侯中最强大的一方,能够通过军事力量或其他手段控制周边地区,使之都屈从于它的统治之下。
诸侯:(名)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小提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管仲诸侯管仲相 全诗 原文译文拼音版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
繻葛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威严一落千丈。郑国达到了极盛时期。继郑国之后,“春秋五霸”先后兴起,面对诸侯争霸的局面,周王室只能望洋兴叹,无力征讨,天子之位,形同虚设。 综上所述,郑氏三公成就了郑国春秋第一小霸的局面,郑庄公在位二十年方才平定了共叔段内乱,再向外争霸,可见城府极深,隐忍之功极强。郑庄公远...
0012/如何称霸诸侯? 05:22 0013/喜欢鹤会亡国吗? 05:49 0014/楚国如何在江汉扩张? 07:54 0015/齐楚对峙为何讲和? 05:44 0016/齐桓公为何饿死宫中? 05:16 0017/凭仁义能当霸主吗? 05:20 0018/重耳为何出逃? 06:17 0019/弼马温受封诸侯? 05:45 0020/国君被俘如何回国? 06:24 0021/重...
魏文侯主政时期,魏国国力蒸蒸日上,内政、军事、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无不称雄于诸侯,这样的国家,最终想不独霸也难。接下来透过一次魏国朝堂选择相国的事件,便已经能够看出,彼时的魏国,实际至少在内政上,已经相当的强悍!1、国君咨询 那是当时在两个“竞选人”之间展开的选择——魏文侯的弟弟魏成子,还有为...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城濮之战后,楚国暂时缩回了它伸向中原的触角,而晋国取得了巨大的诸侯威望。在回军途中,晋文公邀请周天子会盟于践土,正式成为周天子的第二任霸权代理人。那么,晋文公凭什么因为城濮之战一战而霸诸侯呢,换句话说,城濮之战中,到底是什么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业?胜楚的政治意义首先,当时的楚国十分强大,城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