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筋祠 [ lù jīn cí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lù jīn cí ] 据《高邮州志》载﹐唐时有一女子﹐不详其姓氏﹐或曰郑荷花﹐又曰萧氏﹐又曰金节娥。与嫂行郊外﹐日暮﹐嫂挽女投宿田舍﹐女不从﹐乃露坐草中。时秋蚊方殷﹐弱质不胜﹐嗣旦﹐血竭露筋而死﹐后人因号露筋女﹐为立祠以敬祀之。
露筋祠 《露筋祠》,清代魏乃勷作品。作品原文 作者简介 魏乃勷,字吟舫,德州人。同治戊辰进士,历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有《延寿斋遗稿》。
由于露筋祠祠址低下,夏秋水涨,故常有倾圯,历代多有重建。据史书记载,明正德年间(1506-1521)巡盐御史刘澄甫重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府傅泽洪重修,四十六年(1707)两淮运使李斯佺重建,嘉庆廿一年(1816)两江总督百龄捐修,道光十三年(1833)观察李彦章建楼三楹于祠的左侧,称为“三十六湖楼”,又集...
白莲:白色的莲花。沈德潜于此诗下云:“高邮远近,俱种白莲。”诗人实又以白莲之清白喻祠主之品格。 译文 露筋祠中的塑像头饰翠羽耳饰明珰,端庄逼真,高邮湖上的云霞笼罩着露筋祠前的树木一片碧绿如烟。 在月亮刚落的拂晓时分,船便停靠在高邮湖畔露筋祠前,野风习习吹来,给人带来一阵阵盛开的白色荷花的缕缕馨香。
当地百姓称其为仙女庙。明代文人袁宏道在其作品《过露筋祠》中描述了露筋祠的景象:“铁索界黄沙,石羊吹古道。下有露筋祠,荒螭卧深草。”诗中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又充满历史痕迹的画面,铁索横跨黄沙之地,石羊立于古道之上,露筋祠则静静地坐落于荒草之中,显得格外古朴而神秘。清代诗人吴嘉纪在他的《堤...
露筋祠 lù jīn cí 词语lù jīn cí 注音ㄌㄨˋ ㄐ一ㄣ ㄘˊ 引证解释 据《高邮州志》载, 唐 时有一女子,不详其姓氏,或曰 郑荷花 ,又曰 萧氏 ,又曰 金节娥 。与嫂行郊外,日暮,嫂挽女投宿田舍,女不从,乃露坐草中。时秋蚊方殷,弱质不胜,嗣旦,血竭露筋而死,后人因号 露筋女 ,为立祠以敬祀之...
《朝中措·露筋祠》是陆求可所作的一首词。作品原文 红颜筋露大名留。一夕便千秋。湖畔岿然祠庙,行人南北凝眸。今朝舣棹,蚊雷不聚,遗恨悠悠。笑杀同行阿嫂,随人锦帐风流。作者简介 陆求可(1617—1679),字咸一,号密庵,江南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刑部郎中。有《陆密庵全集...
露筋祠【作者】缪公恩 【朝代】清 祠树集昏鸦,平湖没晚霞。野风何处起,吹落白莲花。译文 注释 黄昏时草地树木一片朦胧凄迷,荒废的祠堂里托守着贞烈的孤魂。 祭祀的旗子飘扬在秋风吹拂的夜晚,只有流淌的淮水守望着墓门。热门推荐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李绅(唐) 致橡树 舒婷(现代)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
乾隆皇帝在诗中第一次提到“露筋女”,是在《邵伯镇》的诗中:“太傅堤存绿水浔,惠方召伯颂棠阴。兰舟缓过思遗躅,绝胜东山丝竹音。”当船过邵伯,乾隆皇帝虽然在诗中写到谢安当年筑埭治水,惠及一方的事迹,但他的思绪还是沉浸在刚才路过露筋时,听到的关于露筋女的传说。他想到祖父康熙为露筋祠题写的“节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