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引水灌溉,始于唐贞观年间(627—649),距今1300多年,文献记载中出现了最早的引泉灌溉工程——北霍渠和南霍渠,可浇灌10万余亩田地。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这里形成以泉源工程、渠系工程、控制工程以及水能利用工程为主体的工程体系。元大德七年(1303年),受洪...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属于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最早记载始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基层管理中相对公平的原始水权制度,被其他灌区参照使用。灌溉面积一十万零一千亩,灌区覆盖洪洞县广胜寺、大槐树、赵城、明姜、苏堡五个乡镇,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二。 2023年,霍泉灌溉工程入选20...
11月4日晚,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成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山西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引泉自流灌溉为特色的世界遗产项目。来源:山西发布
导读:当地时间2023年11月4日下午,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成功入选。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合作,由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全程深度参与了山西霍泉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各个环节,在申报...
“多年来,霍泉承担着洪洞县5个乡镇10.1万亩土地的灌溉任务,年灌溉亩次达到40余万亩。同时,还担负着部分企业的工业用水和洪洞县城的生活用水,每年向南垣灌区的曲亭水库调水2500万立方米。”张建中介绍说,霍泉灌溉工程已经发展为设施齐全、节水...
近日,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4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山西霍泉灌溉工程入选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山西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以引泉自流灌溉为特色的世界遗产项目。 霍泉。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洪洞县,唐贞观年间已有记载,经过近1400年发展演变,至今...
“霍泉灌溉工程遗产的一大特色是历史上形成并持续沿用严格的灌溉用水分配管理制度,称作‘霍泉水法’,并被其他灌区参照制定‘霍例水法’,遗存了独具特色的分水工程设施和丰富的用水管理制度碑刻、档案,有着非常高的研究和传承价值。”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助理李云鹏说。
长图 | 解锁霍泉灌溉工程的“前世”与“今生”原标题:《长图 | 解锁霍泉灌溉工程的“前世”与“今生”》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4日下午,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成功入选。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合作,由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全程深度参与了山西霍泉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各个环节,在申报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