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佛教叙事文学创作-震华法师 现代佛教叙事文学创作-震华法师 震华(1908-1947),1919年于家乡兴化城南圆通庵依怀莲上人披剃,后被怀莲送至私塾就学。1926年入镇江玉山佛学社随守培法师学习经教,1930年被霭亭上人聘为竹林佛学院主讲。1940年2月东渡日本考察佛教,历长崎、京都、东京、奈良、镰仓、名古屋、大阪等...
释震华,原姓唐,俗名心,法名乘实,字震华。他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一九〇八年)的江苏省兴化县唐港村。幼年的震华生活困苦,父母早逝,依靠兄嫂在艰难中求存。兄长在兴化城内的金善庵耕作,作为佃户维持生计。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年仅十一岁的震华遇到了一次命运的转折。当时,金善庵的带发...
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震华年十七岁,他的师祖金山江天寺住持霜亭老和尚,见他颖悟过人,召他到镇江,送他入镇江玉山超岸寺的佛学社,依守培法师学习经教。守培法师见震华聪明努力,是可造之才,刻意栽培,震华也埋头苦读,辛勤不辍,学问日新月异。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春,震华二十二岁,到句容宝华山受具足戒。圆...
1926年,震华19岁,金山寺霜亭老和尚,送他进入镇江玉山超岸寺的佛学社,依守培法师学习经教,尤精于唯识。他见震华聪明努力,是可造之材,刻意栽培,震华也埋头苦读,辛勤不辍,学问日新月异。1929年春,到句容宝华山受具足戒。受戒圆满,回到镇江,复入竹林寺佛学院受学。震华内外学基础深厚,受学一年,翌年即担任教师。
玉佛法语集丨震华法师华山安居十首 缘起 自慧根法师建寺以来 上海玉佛禅寺先后有 慧根、本照、宏法、可成 远尘、震华、止方、苇一、苇舫 真禅、觉醒法师继任住持 亦有虚云、谛闲、圆瑛 应慈、太虚等大德驻锡弘法 今为与大众分享上述部分法师 于本寺留下的法语、著述...
震华法师提到,无论选择何种修行法门,关键在于将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法门。这是一个活用的过程,法门不应成为束缚我们的框架,而要演变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参禅并不拘泥于坐在蒲团上的冥想,搬水或搬柴时,同样可以实践内心的宁静与觉知。 他强调,法门与修行者要融为一体,真正达到的境地是,法门与我皆无,只有心...
震华法师(1909—1947) 上海玉佛寺第六任住持震华法师(图片来源:上海玉佛寺提供) 玉佛寺第六任住持。俗姓唐,名全心,法名乘实,江苏兴化人。早失怙恃,11 岁时,投本县圆通庵依怀莲老人披剃为僧。后怀莲老人送其入私塾读书,学文属对,出语常惊侪辈,尤喜古今轶闻,诵读之余,兼画兰竹。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作者: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社:1999年11月 第1版,ISBN:198.00。一、本辞书收录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佛教有关的人物词目凡16973条。包括僧(菩萨僧、比丘、沙弥)
一个永久的歉疚——对震华法师的忏悔 施蛰存 民国二十六年二月间,我买到了一部明初臞仙刻本白玉蟾集。读了其中赠豫章尼黄心大师的一诗一词,不禁遐想。颇欲知道这黄心大师的详细事迹,可是找了一些书,也竟找不出来。既无载籍可求,何妨借它来作现成题材,演写为我的小说。因此在三月十日那天,就动手用近乎宋人词...
缘起 自慧根法师建寺以来 上海玉佛禅寺先后有 慧根、本照、宏法、可成 远尘、震华、止方、苇一、苇舫 真禅、觉醒法师继任住持 亦有虚云、谛闲、圆瑛 应慈、太虚等大德驻锡** 今为与大众分享上述部分法师 于本寺留下的法语、著述 推出“玉佛法语集”栏目 震华 华山安居十首 早殿 钟鸣板响出堂中,曙色熹微路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