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红釉玉壶春瓶是清代官窑经典品种,创烧于北宋时期的玉壶春瓶原为酒器,后因其线条优美,“插花贮水养天真,潇洒风标席上珍;清晓呼童换新汲,只愁冻合玉壶春”,用于陈设欣赏。据《清文件》记载:“乾隆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霁红玉梅胆瓶一件…传旨着俱各配座,钦此。”“乾隆九年...
清乾隆·霁红釉玉壶春瓶 图录号: 3122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 1,334,000(含佣金) 3122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 玉壶春瓶创烧于北宋时期,原为酒器,后因其线条优美,适于陈设欣赏,而受世人偏爱。清代官窑玉壶春瓶,历来即为藏者所重。霁红釉是雍正帝极为重视的一种釉...
霁红这个名字来源于釉面的红色胜过雨过天晴之美。而“祭红”这个名字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民间流传的少女以身祭窑的说法,另一种是认为这类器皿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具备祭祀的功能。至于“鸡红”,则是比喻其颜色鲜红如鸡血一样。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的清雍正祭红釉玉壶春瓶,喇叭口,束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白瓷胎,内...
乾隆御窑霁红釉玉壶春瓶:国宝重现 在保利厦门2023年春季拍卖会的“玄览”重要古董器物专场中,一件清乾隆时期的霁红釉玉壶春瓶亮相。这件瓶子的高度为30厘米,据称是国营文物商店的旧藏。 霁红釉这一釉色在明代早期永乐年间创烧,其色泽如初凝的鲜血般殷红,既夺目又不失艳丽,浓郁而不失润泽,被誉为“红中翘楚”。
宝石红釉最迷人——清中期 霁红釉玉壶春瓶赏析 Lot.001霁红釉玉壶春瓶 年代:清中期 尺寸:高约:32.7CM 口径约:11.5CM 腹径约:18.5CM 足径约:13.5CM 说明:清中期 霁红釉玉壶春瓶一件,瓶敞口翻折,束长颈,鼓腹下垂,圈足外撇,造型柔美。瓶施霁红釉,釉色鲜红灿烂,有永宣宝石红之风韵,底心白釉,...
陶瓷器 | 清乾隆 霁红釉玉壶春瓶 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瓷胎,小撇口,短颈,斜肩,垂腹,矮圈足。器内施白釉,器表施霁红釉,施釉均匀,釉面平滑。足缘露胎,胎质緻密呈白色。底有白地青花书“大清乾隆...
清乾隆霁红釉玉壶春瓶 此展品为清代的陶瓷器,撇口呈喇叭形,束颈,釉质凝重深沉,呈色均匀艳丽。现收藏于武汉博物馆。文物介绍 撇口呈喇叭形,束颈,溜肩,下鼓腹,圈足外撇。唇口和圈足均有一条整齐的白边,俗称灯草边。釉质凝重深沉,呈色均匀艳丽。
乾隆时期的玉壶春瓶,以其秀美的造型和鲜艳的霁红釉色彩,成为了瓷器中的瑰宝。这种瓷器创烧于北宋,因宋人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是中国瓷器的传统造型。霁红釉原用于祭祀,因此又被称为祭红,后清代督陶官唐英将其改名为霁红。雍正皇帝对祭红釉的烧造非常重视,亲自下旨监督,以提高其产品质量。《清档》记载:“雍...
玉壶春瓶,这种源于北宋时期的酒器,因其优美的线条和适合陈设欣赏的特点,逐渐成为世人喜爱的艺术品。霁红釉,原名祭红,因用于祭祀而得名,后被清代督陶官唐英改为霁红。它在清代雍正时期开始创烧,到了乾隆时期更是广为流行。据《景德镇陶魁》记载,霁红器的烧造难度极大,能制造出优质霁红釉的陶户非常少,往往需要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