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推文主要是翻译了大佬Robert K Colwell的经典佳作Null model in Ecology,从这篇推文中,我们可以了解生态学上的零模型的发展、运用和局限性。 后续的推文会着重案例,用R代码进行Null model的分析。 01 引言 长期以来,生态学家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群落中物种的特定组合、物种的数量以及相对丰度?这些过程...
以后会不定期上传各种优质讲座视频,大家一起学习,还请一键三连呀~感谢支持报告人简介: 沈国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以常绿阔叶林为代表的群落构建机制研究。研究方向围绕群落格局与过程的定量描述和阔叶林为代表的群落构建机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过程,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方法,其中零模型和βNTI是两个备受关注的工具。🔍 零模型:揭示确定性与随机性的平衡 零模型是一种强大的统计工具,它通过比较实际观察到的数据与随机期望的数据,来量化群落组装过程中的确定性和随机性。在生态学中,系统发育零模型和分类单元零模型是两种常用的零模型...
更广泛地说,零模型是在神经科学界和相邻领域建立联系和共同语言的理想工具。事实上,这些方法很多都来自其他领域,如天体物理学、时间序列分析、生态学和生物信息学。网络神经科学的主流框架是使用零模型进行零假设检验。随着预测和交叉验证成为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等其他领域的主导框架,一个主要的新领域是制定模型来预测未知...
零模型的一种最古老的应用就是物种存在矩阵,也就是群落调查矩阵?在生态学中,当我们调查完许多样方我们就可以绘制出一个群落调查矩阵,它通常是这样的,每一行代表一个物种,而每一列则是样方编号(或者相反),接着在样方对应的物种处打上1,没有该物种则打上0,最后就形成了这一物种存在矩阵。
事实上,这些方法很多都来自其他领域,如天体物理学、时间序列分析、生态学和生物信息学。网络神经科学的主流框架是使用零模型进行零假设检验。随着预测和交叉验证成为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等其他领域的主导框架,一个主要的新领域是制定模型来预测未知数据中特定网络特征的存在和重要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样本外验证的生成...
2009年本科、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生态学专业。2014-2018年先后任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科学家,2019年入职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组建了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入侵研究课题组。主要从事群落动态与构建机制的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发表在E...
Webb(2000)引入了两个新的度量标准:MPD和MNTD,以及它们的标准化形式:NRI和NTI。通过将群落装配过程与这些系统发育模式联系起来,MPD和MNTD彻底改变了群落生态学领域。Webb指出,当只有MNTD与物种丰富度相关时,MPD和MNTD都与物种丰富度相关,并设计了标准化程序来修正这一点。
近年来,基于系统发育的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群落生态学领域。在这种方法中,研究者通过考察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来推断群落的组装机理。其中,系统发育bin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模拟零模型进行定量推断。 系统发育bin方法基于两个基本假设:物种的分支事件是随机发生的,且物种之间的竞争是通过资源分配进行的。这种方法首先...
在种群空间格局研究中,定量分析格局及其形成过程已成为生态学家的主要目标。在量化分析的众多方法中,点格局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而在选择零模型时,完全空间随机模型以外的复杂零模型很少使用,实际上,这些零模型可能有助于认识格局的内在特征。为此,我们在研究实例中,选择完全空间随机模型(complete spatial randomness)、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