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的命名源自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同时也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的奠基者和组织者武衡。其中,“龙”象征着中国,而“雪”则寓意着南极的冰雪世界。值得一提的是,雪龙号曾积极参与了MH370航班的搜寻行动。在改装前,这艘破冰船展现了其坚毅的身影。雪龙2号的设计与性能 破冰...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简称“雪龙”号(英文名:Xue Long),是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与科学考察船的合体。这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3月25日精心打造,后经中国改造以适应本土需求。而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H2560),作为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于2019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值...
“雪龙2号”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在破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这艘船采用了全球首创的艏艉双向破冰技术,使得其在1.5米厚的冰层中能够高效而安全地航行。无论是在厚重的冰层中前行,还是在复杂的冰情中转向,它均能从容应对,彰显出非凡的破冰能力。这种创新不仅使科考船的航行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它在极端环境下的...
总而言之,“雪龙2号”在南极的救援行动,不仅体现了中国在破冰技术方面的出色与实力,更凸显了中国在极地研究领域的责任与贡献。这一重要事件定将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的一个标志,激励着无数科研工作者和船舶制造者为中国极地探索的繁荣与进步而不断努力。
| “雪龙2”号大副来校讲述南极科考故事 南极洲,一条身披中国红的破冰船,昂首劈开一条“冰”道滚滚而来。这就是中国的“雪龙2”号。 雪龙2号 他,从进入科考破冰船工作至今十年,参加过9次南北极科考任务,累计安全航行二十多万海里;救援...
IT之家 11 月 7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 41 次南极考察队在本月初从广州正式出征,奔赴南极。考察队分别搭乘“雪龙”号和“雪龙 2”号科考船,由于两船船速不同,11 月 6 日上午,“雪龙 2”号刚刚穿越赤道。在科考船上,每当过赤道的时候,都要举行传统的拔河庆祝仪式。目前,“...
原因在于雪龙号只能使用船头进行破冰,但当需要转向时,很容易被厚重的冰脊所卡住,进退两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雪龙2号应运而生。它不仅继承了雪龙号船头的优点,还进行了更多改进,船艉也具备了卓越的破冰能力。换言之,它突破了传统思维,可以在不需转向的情况下持续进行破冰,这也是“双向破冰”技术的含义所在。
雪龙号和雪龙2号回到北半球,一组壁纸和南极说再见 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于当地时间3月29日先后穿越赤道,回到北半球。一组企鹅壁纸和南极说再见↓↓再见了,南半球;你好,北半球!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雪龙2号”将与“雪龙号”在中山站汇合 “雪龙2号”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10月15日从深圳启航。按计划,“雪龙2号”将首先奔赴中山站开展作业,随后进行南大洋的宇航员海综合考察和长城站考察,预计明年3月回国。与此同时,与“雪龙2号”一道执行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也于10月22...
2亿打造“国器”,南极破冰创奇迹,中国雪龙号承载14亿人的希望 为了我国能够实现在基地考察工作,我国前后花费了近2亿元,打造了一艘“国之重器”,破冰船,这就是雪龙号,同时它也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是我国花费1.5亿,在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在按照我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前后投入了近2亿元,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