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江归棹图》卷,乃宋代艺术瑰宝,出自帝王画家赵佶之手,以细腻的绢本为载体,施以淡雅而富有层次的设色,纵展30.3厘米之姿,横亘190.8厘米之阔,铺陈出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冬日雪景画卷。画幅右上角,宋徽宗赵佶以独特的瘦金体亲笔题写“雪江归棹图”五字,字形挺拔如松,笔力遒劲,彰显皇家风范。左下角...
《雪江归棹图》是宋代赵佶画的一幅绢本设色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2)画面起首远山平缓,江面平静,江中归帆片片。 (图3)进入中段以后,山势渐渐高耸,白雪封山,银装素裹。 (图4)其间点缀着楼观,村舍,桥梁,栈道及人物活动,使整个画面静中有动。 该图画北方雪景江山之景,布景开阔平远,近实远虚,主体山势...
《雪江归棹图》卷,宋,赵佶作,绢本,设色,纵30.3厘米,横190.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书画合璧之作,传世仅存的宋徽宗山水画真迹,四季风物传承千年后仅剩雪江冬景传世,从此画亦能上溯至唐代王维雪景的风采神韵。画幅的右上角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雪江归棹(音照)图” 五字,左下角钤“宣和殿制”...
宋徽宗赵佶《雪江归棹图》绢本,设色,纵30.3厘米,横190.8厘米。 右上角有徽宗瘦金书“雪江归棹图” ,左下角钤“宣和殿制”印并“天下一人”画押。 画作成于大观庚寅四年(1110年)之前,时宋徽宗赵佶二十九岁。 赵佶(1082—1135)北宋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在位时亲自主持翰林图画院,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北宋赵佶的《雪江归棹图》,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局部图 赵佶,也就是水浒传中的宋微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局部图 他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擅书法,自创一种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局部图 此画在横卷形式的构图中,江面平静,白雪封山,银妆素裹,山势雄伟,可见江中鼓棹片片...
尤其是山水画,典雅淳朴、意境悠远,展现出诗意之美。其中,《雪江归棹图》是宋徽宗唯一的山水画真迹,创作于扩充疆域后。这幅画展现了平静的江面和静谧的远山,江中有几只扁舟,画面中还有房屋和桥梁。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巨峰和银装素裹的大地,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整幅画的起伏变化和布局都非常巧妙,展现出流动性和...
读画消夏记之《雪江归棹图卷》 萬君超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雪江归棹图卷》,绢本水墨,高30.3公分,长190.8公分。卷首瘦金体书“雪江归棹图”五字,钤“双龙”小玺;卷后有“宣和御制”,钤“御书”瓢形印;...
赵佶这幅作品名称为《雪江归棹图》,其中的“棹”字就是船的意思,赵佶在这里故意用“棹”字,而不用“船”字,其用意也是相当明显的。因为用“棹”这个字,主要是取其谐音“归赵”之意。这是赵佶对西北和西南的扩大而表示祝贺的意思。有朋友问,为什么偏用雪景来表示祝贺呢,用其它季节来表示不是更好吗?
《雪江归棹图》卷,宋,赵佶作,绢本,设色,纵30.3厘米,横190.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书画合璧之作,传世仅存的宋徽宗山水画真迹,四季风物传承千年后仅剩雪江冬景传世,从此画亦能上溯至唐代王维雪景的风采神韵。画幅的右上角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雪江归棹(音照)图” 五字,左下角钤“宣和殿制”印并“天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