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萧寺图》是北宋画家范宽创作的一幅中国画。该幅画表现雪中山水的代表作品,构图不同于其他作品。画中山石树木直现于幅前,不留空间,让观赏者觉得有一股寒气袭来的身临其境感。群山簇拥,直指天空,深深的沟壑中,密林隐藏着萧寺,丛岩叠嶂中,“溪出深虚,水若有声”。由近而远堆叠的山峦,“折落有势...
《雪山萧寺图》是传为北宋画家范宽创作的绢本淡设色画,182.4cm×108.2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范宽的画风雄杰浑厚,首次将“雪”作为题材,在北宋山水画中颇有成就。从后世的著录中可以看出,范宽毕生画了许多雪景山水画。《雪山萧寺图》着意描写北方山岳的“雪意”。雪后的群山,山形陡峭,折落有势,到处是...
北宋·范宽 雪山萧寺图页 绢本 册页 设色 24.7x25.5 厘米波士顿美术馆藏 图页绘远处山峰高耸,山峦连绵,山脚下一人撑伞迎雪行走,河岸边一船只停泊;近处古木数棵,屋顶隐约可见,山脉、屋顶等等皆白雪皑皑,寒冷孤寂!此画传为范宽作品,范宽喜画雪景,构图及用笔特征近于范宽所画雪景山水一派。从笔墨特质看,...
《雪山萧寺图》是传为北宋画家范宽创作的绢本淡设色画,182.4cm×108.2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范宽的画风雄杰浑厚,首次将“雪”作为题材,在北宋山水画中颇有成就。从后世的著录中可以看出,范宽毕生画了许多雪景山水画。 《雪山萧寺图》着意描写北方山岳的“雪意”。雪后的群山,山形陡峭,折落有势,到处是一片...
《艺术手帖001:人生四季》系列中的《雪山萧寺图》是一幅被誉为古今第一的中国雪景图。这幅画作存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由范宽(传)创作。这幅画描绘了中国北方的山川雪景,画面中,山峰高耸入云,山顶覆盖着茂密的树林。山谷间,林木深邃,古寺、关隘、寒泉以及行人点缀其间。画家通过斗折蛇行、峰回路转的山势描绘...
1.《宣和画谱》卷十一里记载了藏范宽书画“五十有八”其中雪景图有七幅,山阴萧寺图有两幅。但没有《雪山萧寺图》。 王翚清 《仿范宽雪山图》轴和范宽北宋 《雪山萧寺图》轴 2.《画继》卷第八记载铭心绝品:玉牒赵中大保之家藏范宽七幅画(没有雪景图),文正公孙李家藏范宽《武关雪图》一幅,阿阳陈与权安抚...
从笔墨特质看更接近于南宋时期范宽画风的追随者是宋室南渡之后师法范宽的精品 北宋范宽《雪山萧寺图图页》欣赏! 图页绘远处山峰高耸,山峦连绵,山脚下一人撑伞迎雪行走,河岸边一船只停泊;近处古木数棵,屋顶隐约可见,山脉、屋顶等等皆白雪皑皑,寒冷孤寂! 此画传为范宽作品,构图及用笔特征近于范宽所画雪景山水一派。
范宽《雪山萧寺图》,立轴,绢本,淡设色,纵:182.4厘米,横:108.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无款,王铎旧题为范宽之作,现定为宋佚名作《雪山萧寺图》,属范宽流派作品,非范宽真迹。图绘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群山深谷,山顶密林寒树丛生,山涧布置古刹、寒泉及行旅,以水墨染出阴翳的天空,山石皴笔不多而气象雄浑,依然显示...
通过《雪山萧寺图》的笔墨细节分析如下: 终南山实景和雪山萧寺 1. 山体结构多,主次体关系不明显, 显得繁复了。王翚在《清晖画跋》中有说明画法要实践一阴一阳之道。所以此画符合王翚的理论实践。 范宽北宋 《雪山萧寺图》轴 局部 2. 皴法用软而尖细的笔尖点出了雨点皴, 但显得纤细, 不是短促且有力。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