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雕版印刷术(1)发展历程:我国在,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2)存在弊端:刻版,,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雕版印刷术(1)发展历程: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
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在印刷术发明后的最初二百年内,它已经是人民大众普及文化的一种重要媒介。1944年,发现于成都唐墓,是唐末期的雕版印刷品。宋代,雕版印刷已发展到全盛时代,各种印本甚多。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因此,对刻印无价值的书,有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可见当时刻书风行一...
隋唐之际,劳动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印刷工匠先在尺寸相等的木板上抹上一层浆糊或胶质,然后把有字的透明稿纸的正面贴在木板上,字就成了反体。再由刻工把文字和插图刻在木板上,让字和图凸出来,版面上涂了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和图就印在纸上了。一个熟练的工匠,一天可以印2000张纸。史书上记载最早的雕...
(2)据材料可知,印刷术是中国人发明的,后来逐渐传播到国外。在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印刷术不断得到完善,传播到国外后,外国人发明了机械化的印刷。故印刷术发展历程呈现的特点是由中国向外传;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了改进;发源于中国,机械化印刷开始于外国。(3)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中国的三大发明是指印刷术、指南针...
发展历程 我国在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活字印刷术 弊端 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发明 发明者 北宋匠人 方法 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制版——印刷——拆版(泥活字) 改进 ①木活字②元代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了...
在日本,至今仍保存有雕印本的《陀罗尼经》,据称印于770年(日本宝龟元年),印数众多,刻工和印刷技术与中国初期相似。日本学者认为这部经书的印刷技术很可能源自中国。日本的大规模雕印事业是在17世纪以后才开始发展。到了12世纪,中国的雕版印刷术传至埃及。而欧洲直到14世纪末才出现雕版印刷品。欧洲...
1四、印刷术的进步1.雕版印刷术: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证明我国在朝时就已经掌握了雕版印刷技术。2.活字印刷术(1)发展历程宋代平民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元代王祯创制,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2)外传:中国印刷术经由传到西方。14世纪末,欧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