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如上例,给出集合B,4不是集合的元素是可以确定的。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例:若集合A={a,b},则a与b是不同的两个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例:...
篇1:集合教学设计 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04-10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借助直观的维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 2、让学生经历探究维恩图的产生过程,使学生感知维恩图的各部分意义,初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和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初步渗透集合思...
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数学广角——集合 (1)活动表格(移动过程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捐款 (2)计算板演(体现方法的多样性) 方法一:5+6-2=9(人) 方法二:3+2+4=9(人) 方法三:5+4=9(人) 方法四:3+6=9(人) 答:捐款和捐物的一共有9人。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数学思考目标: 能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问题解决目标: (1)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集合教学设计 唐建孙长娟吴朝晖王律斯张萍高晓玲孙延飞宋小妹门秋佳关闳数学科学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一个重要的 原因是数学能运用数学语言将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结构表示出来.符号化、形式化是数学的一个显着特点.学 习数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学习用形式化语言去表述、解释、解决各种问题.一、教学内容 本章的主要...
集合的运算教学设计 第1篇 集合这章内容,教学参考书上安排的课时为五课时,我们的导学案也是安排五课时,实际教学时,由于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估计不足,第一课时的导学案用了两课时才完成。集合这一章的特点是概念不多,但这章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广,学生学习本章内容时,不仅要理解本章的概念,还要理解与本章内容相关联的...
《集合》教学设计(3篇)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受韦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培育学生擅长观看、擅长思索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利用...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全集的含义,掌握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方法,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感受集合作为一种语言,在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和准确,进一步提高类比的能力. 2.通过观察和类比,借助Venn图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
9《集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集合》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内容有: 1.集合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集合的表示方法,如用大括号“{}”表示集合,以及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2.集合的性质:学习集合的一些基本性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