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在建筑学的领域内得到发展的,《雅典宪章》也是由现代建筑运动的主要建筑师所制定的,集中反映的是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1933年,CIAM(国际现代建筑师大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其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通过了由勒·柯布西耶起草的《雅典宪章》,宪章依据理...
(完整版)《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 雅典宪章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拟订于雅典 雅典宪章,即国际建筑协会()于1933年8月在雅典会议上制定的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它集中反映了当时“新建筑”学派,特别是法国勒?柯比西埃(Le Corbusier)的观点。他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
雅典宪章 小组成员:李红霞,易璐,胡小娜 一、雅典宪章的产生的背景二、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三、雅典宪章的意义 一、背景 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状态,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打破了农业文明下的城镇平衡状态,引发了城市的种种矛盾。近现代的城市规划师们对工业革命后引发的城市日益...
马丘比丘宪章背景材料1933 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简称 ciam)通过了一项文件,即后来著名的雅典宪章。此后,这一文件多少年来一直是欧美高等建筑教育的指针。1977 年 12 月,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师聚集于利马 (lima),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讨论时四种语言并用,提出了包含有若干要求和宣言的马丘比丘宪章( charter of...
宪章制定时期尚未形成系统的环境意识,文件对工业污染处理、能源循环利用等议题未作深入探讨。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后,规划界开始重视生态承载力概念,德国弗莱堡的绿色城市规划实践,通过保留自然水系、构建生物廊道等手法,实质上突破了雅典宪章的技术框架。新加坡1980年代推行的“空中花园”政策,强制要求高层建筑设置...
雅典宪章 《雅典宪章》(1933年) 1920年代末,现代建筑运动走向高潮,在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第一次会议的宣言中,提出了现代建筑和建筑运动的基本思想和准则。其中认为,城市化的实质是一种功能秩序,对土地使用和土地分配的政策要求有根本性的变革。1933年召开的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