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自祭文》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自祭文》 原文: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羞以嘉蔬,荐以清酌。 候颜已冥,聆音愈漠。 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陶渊明深知圹坑一闭,人鬼殊途,他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识透人生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精辟之语。对于生与死,他持一种极坦率的态度,认为“到了该死的时候就任其死去好了,何必再多所顾虑!” 06 陶渊明虽不尚佛,他的人生却始终有佛家的静穆之气。陶渊明的静穆,不是人为蒲团入定...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 注释参考 陶渊明名句,《自祭文》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