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尚有争议。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或四年(408),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而邓小军认为这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孟二冬则说这组诗...
陶渊明的诗句 1 1、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 2、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归园田居·其二》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杂诗》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 5、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簿》 6、息交游闲业,卧...
| 1. 陶渊明 故事背景: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他一生热爱饮酒,其诗文中多次提及酒。他在辞去彭泽县令这一官职后,回归田园生活,饮酒更是成为他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在《饮酒·其五》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匿名用户2023-07-17 17:59 这个问题太范了吧,陶渊明写的诗很多,每一首诗的背景也不一样。就拿饮酒诗来说,一共有二十首,而且有的毁斗时间间隔很长,余手每一首诗所经历的背景都一样。而他的田园诗,前纤毁磨期的《归田园居》和后期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心态更是不一样。
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有”和“无”这对关键词。 二、层层深入,由“有”见“无” 问题一:诗人生活中有什么 (由“象”入“境”) 1.陶渊明在他的诗中告诉我们:他在此时此地的生活中有什么 诗中具体有些什么呢 (比如,从“结庐在人境”中,我发现陶渊明的生活中...
这是一道对比阅读题,陶渊明的归隐要结合其生平、时代背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来体会,这是一种消极的避世;而本文二三段提到了梭罗居住在瓦尔登湖,是在积极的探索人生,是在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因而梭罗的避世是积极的,与陶渊明不同。相关知识点: ...
(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强化自己厌倦官场生活,向往回归田园的情绪的诗句是“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2)《过秦论》和《六国论》都是总结前朝灭亡教训,给后来者以警告的文章。《过秦论》中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六国论》...
水陆草木之花,可¹爱者甚蕃²。晋陶渊明独爱菊³;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⁴。予⁵独爱莲之⁶出淤泥⁷而不染⁸,濯⁹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