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野外罕人事》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二首。全诗主要叙述农村日常生活的片段,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及诗人心境的恬静,创造出一种宁静谐美的境界。 作品原文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 相见无...
作品注释:-野外罕人事:野外,指郊野。罕人事,指很少与世俗交往。-穷巷寡轮鞅:穷巷,偏僻的里巷。轮鞅,车马。这句意思是,处于僻巷,车马稀少。-白日掩荆扉:白日,白天。荆扉,柴门。这句意思是,白天柴门常闭,断绝世俗的念头。-虚室绝尘想:虚室,空室。绝尘想,断绝世俗的想法。这句意思是,空室之中,尘俗的想法都已...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这四句诗,写山村生活的简单、纯朴,与外界人事无涉(“罕人事”),与官贾不相交往(“寡轮鞅”),因而得到清静自在的居处(“白日掩荆扉”),空灵纯粹而不作世俗之想(“虚室绝尘想”)。《其一》写“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其二》再写“...
《其二》写归隐生活的隐居境况。“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这四句诗,写山村生活的简单、纯朴,与外界人事无涉(“罕人事”),与官贾不相交往(“寡轮鞅”),因而得到清静自在的居处(“白日掩荆扉”),空灵纯粹而不作世俗之想(“虚室绝尘想”)。《其一》写“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归园⽥居其⼆》 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 野外罕⼈事,穷巷寡轮鞅。 ⽩⽇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作:墟曲⼈) 相见⽆杂⾔,但道桑⿇长。 桑⿇⽇已长,我⼟⽇已⼴。 常恐霜霰⾄,零落同草莽。 作品赏析 其...
《归园田居·野外罕人事》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
村落作为一种乡土生活的基本社区,以血缘为纽带,以地域为限制,显现了地缘关系和社群关系上相对疏离和隔膜的状态。 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概略而真切地描绘了村落的有限规模和疏离关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是 ①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这是...
他归田后专心致力农事对亲手种植的庄稼十分关切他是真心归耕田园不象某些人为了窃取名利而假隐也不象某些人虽不满统治者但又眷恋利禄而作中隐他是从思想上行动上与统治者作了真正的决裂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赏析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里人,披衣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这四句诗,写山村生活的简单、纯朴,与外界人事无涉(“罕人事”),与官贾不相交往(“寡轮鞅”),因而得到清静自在的居处(“白日掩荆扉”),空灵纯粹而不作世俗之想(“虚室绝尘想”)。《其一》写“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其二》再写“白日掩荆扉,...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