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的《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及注释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魏晋〕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
陶渊明,是以诗歌将这种归隐意识作了真实,深刻,全面表达的第一人.《归去来兮辞》在辞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 在两宋时代,《归去来兮辞》被人们所再发现,再认识.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宋庠说:"陶公《...
意思是不再同官场有任何瓜葛。 (26)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驾,驾车,这里指驾车出游去追求想要的东西。言,助词。 (27)情话:知心话。 (28)春及:春天到了。 (29)将有事于西畴: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注音注释及译文 序文 余家贫, 耕植不足以自给(1)。 幼稚盈室, 瓶无储粟(2), 生生所资, 未见其术(3)。亲故多劝余为长吏(4),脱然有怀(5),求之靡途(6)。 会有四方之事(7),诸侯(8)以惠爱为德,家叔以(9)余贫苦,遂见 (10)用于小邑。于时风波(11)未静,心惮远...
〔陶渊明〕〔晋〕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序文】 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裏没有剩馀的粮食,赖以维持生计的本领我还没有找到。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裏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归去来兮辞 【原文】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注音注释及译文 序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1)。幼稚盈室,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未见其术(3)。亲故多劝余为长吏(4),脱然有怀(5),求之靡途(6)。会有四方之事(7),诸侯(8)以惠爱为德,家叔以(9)余贫苦,遂见(10)用于小邑。于时风波(11)未静,心惮远役(12),彭泽...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翻译及注释 题记: 陶渊明从 29 岁起开始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陶渊明于东晋义熙元年(405 年)41 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 80 几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这篇赋就是其在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
原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 东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pdf,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归去来兮辞 【原文】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 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