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沙(1936年10月-2020年1月27日),男,原名芮维平,湖南常德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信息处理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2020年1月27日7时55分,陶沙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人物生平 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助教,1978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任教,2003年退休。他长期担任中国人民...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陶沙教授课题组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发表研究论文“Association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stantia nigra, subthalamic nucleus, and red nucleus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陶沙。 阅读能力强,孩子智商高 科普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陶沙进行了《阅读学习与儿童脑认知发育》主题报告。 “并不是聪明的孩子阅读才好,恰恰相反,阅读要足够好,你后面的认知发展、智力发展才有后...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陶沙课题组在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CNSNT)上发表了题为“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cerebellar gray matter volume, thickness, and surface area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的文章,阐述...
陶沙:早期干预很重要很有效的一点是干预家庭环境 来源:睿见Economy 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启动仪式5月15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陶沙出席并发言。陶沙首先谈到,早期干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是针对“两个中心”,不光是孩子...
陶沙,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副教授,拥有丰富的国内外进修和培训经历。2005-2006年间,他在美国休斯顿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教授的课程包括本科生的心理学导论和发展心理学,以及研究生的第二语言学习进阶和儿童语言发展与学习。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发展、语言发展,以及中国儿童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被引频次 1767 成果数 18 H指数 11 G指数 0领域: 心理学 期刊 66.7% 会议 33.3% 专著 0% 其它 0% 总计 18篇 1997年成果数3 2011年被引量132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Training non-native vowel perception: In quiet or noise 2021 - Lin Mi,Sha Tao,Wen...
近日,在首届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陶沙从脑智发育的视角切入,结合其本人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了日常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指出,认知和学习困难、以及心理行为适应存在困扰的孩子可能在脑的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些客观的特异性、具有发展的特殊需要,而并非人们有...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陶沙教授课题组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发表研究论文“Association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stantia nigra, subthalamic nucleus, and red nucleus volumes and asymmetries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