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博,物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陶寺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9900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约3.3亿元,占地面积74.4亩,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所专题性遗址博物馆。2021年3月14日,陶寺遗址博物馆奠基开建;2022年 11月14日,主体工程实现封顶 ;2024年11月12日,开馆。陶寺遗址博物...
陶寺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位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南,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经过研究,确立了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陶寺类型;年代约公元前2500~前1900年。同类遗址在晋西南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已发现70余处。良...
陶寺遗址在空间上 也是布局讲究 分工有序 墓葬等级分明 俨然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形态 陶寺遗址博物馆里的 这块“空气触屏”可以让我们看到 早期“地中之国”的空间布局 02 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陶寺遗址博物馆里 陶寺铜铃是迄今所知 年代最早的完整复合范铜器 礼乐文明也是代表 等级制度 礼序人伦 乐移风俗 陶寺遗址能...
显然,陶寺文化时期,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博物馆展出了陶寺遗址中发现的粟、黍、稻、豆等的炭化种子,也可以证明这一点。除了“观象台”,陶寺遗址的两个贵族墓葬中还出土了中国古代主流的天文历法观测仪器——圭尺和立表。陶寺遗址的核心文物圭尺 展厅里,陶寺遗址的核心文物圭尺首次公开亮相,这是一件黑、绿、红三色...
陶寺遗址: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 山西临汾的陶寺古城遗址 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四大早期都邑性遗址”之一 ...
著名学者苏秉琦,认为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是最早的中国:“大致在距今4500年左右,最先进的历史舞台转移到了晋南。晋南兴起了陶寺文化,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初的‘中国’,奠定了华夏的根基。”但曾经的二里头遗址考古领队许宏,认为陶寺遗址时的“国”是共存的、不排他的,大禹之前还是禹会...
陶寺遗址博物馆大厅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现场 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遗址1958年被发现,1978年正式发掘,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陶寺遗址地理位置沙盘 陶寺遗址,作为“中华文明...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总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其中发现了大、中、小3座城址。陶寺遗址年代距今约为4600年至4000年。其中古城年代约为4300年至4000年,面积达280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新石器末期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之一,仅次于年代更晚一些的石峁古城。大城的东南角还有一座小城,面积约10万平米,小城祭祀...
上个世纪,在山西临汾襄汾县陶寺村,考古发现“陶寺遗址”,无论从陶寺的空间、时间,还是从陶寺出土遗物来看,陶寺遗址都应该是“尧都平阳”。史书记载,尧禅位于舜,政权较为平稳的交接。既然“尧禅位舜”,说明两人相距不远,或者就在一处,不太可能出现山西的帝尧,禅位给山东的帝舜。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
陶寺遗址是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的大型城址,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于上世纪50年代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初步发现。从1978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陶寺遗址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一系列发掘成果使陶寺遗址作为都城的构成要素和特征逐渐显现出来。▲1984年陶寺遗址发掘现场。图片来源:澎湃新闻。在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