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简介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陶宗仪的诗文(313篇)〕...
陶宗仪,这位跨越元末明初的文人,不仅是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更是史学界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生卒年虽不详,但其丰富的学识与著作却为我们揭开了他多彩的一生。通过《书史会要》、《南村辍耕录》等传世之作,我们得以窥见他的智慧与才华,同时也了解了他对书法艺术及历史文化的卓越贡献。根据《中国古代书法理论...
陶宗仪这个称呼干尸的叫法,我们沿用至今。在做学问这件事上,陶宗仪真正做到了致广大,尽精微。 除了《南村辍耕录》,陶宗仪还写了一部同样广博的《说郛》,老友杨维桢为之作序说,“学者得是书,开所闻扩所见者多矣”。 《真镜庵募缘疏卷》局部 元 杨维桢|与陶...
朱元璋兴兵,残暴刻毒;开国后施行的高压酷烈的治国政策,也延绵二十余年。陶宗仪要对朱元璋政权产生“归属感”,这在事实上,也基本没有可能。洪武初,陶宗仪先后两次被推举做官,陶宗仪以有病而推辞。幸而这个时候,朱元璋新朝初立,那条不应诏做官就要杀头抄家的规定还没有颁行。没过多久,朱元璋就开始对知识分子...
陶宗仪即参加这次会试,遭忌而未中,落第后,“将返乎天台守先垄”,因陶宗仪家乡清阳陶与方国珍家乡洋屿相隔数里。于是“归弗克,遂宿留乎云间。”这一年,陶宗仪20岁,据此推算,陶宗仪生于元天历二年(1329)。 《明史》记载陶宗仪晚年于“(洪武)二十九年率诸生赴礼部试读大诰,赐钞归,久之卒。”《南村诗集》中《...
陶宗仪是学者书家,一般辞书将他列入明,但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元,故宜将列为元末的书家行列。他的著作很多,《辍耕录》最为著名,而《书史会要》治书学之人无人不晓。他与杨维桢等一批文人交往,书画的眼光很敏锐。他的《题马琬秋林钓艇图》是隶书,却风貌独异。用笔是以方笔折刀法为主,凡转折处均用方笔显示...
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是十四世纪的史学家与诗人。他出生于浙江黄岩的文人家庭,大部分时间在松江度过。其父陶煜曾在多地任职,而陶宗仪自己则在早年的科举中因议论元朝政事而落第,此后专注于学习与教书。他对元朝始终保持忠诚,直到元朝灭亡。陶宗仪的著作丰富,最著名的包括《辍耕录》、《说郛》等,这些作品...
首先,汉人八种来自元明时期的乡儒,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里面氏族部分说汉人分八种,分别为:契丹、高丽、女真、竹因歹、术里阔歹、竹温、竹赤歹、渤海(女直同)。契丹、女真大家比较熟悉,他们都变成了汉人了,而真正的汉人族群,却不在里面。抹黑者就拿这个,说当时的汉人已经被换种了!实际上,早在...
陶宗仪全部作品:南村辍耕录,古刻丛钞,南村诗集,说郛,书史会要,中国艺术文献丛刊:历代书画史料(套装共5册),陶宗仪集,四库全书:南村集,书史会要续书史会要
陶宗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治学,“积叶成书”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激励着后之学者。这一故事的出处在江苏江阴人孙作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作的序中: 余友天台陶君九成,避兵三吴间,有田一廛,家于松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