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陶刻由来已久,元人蔡司沾《霁园丛话》里就有“奈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五文字”的记载,这是目前所知在紫砂器物上题刻词句的最早年代,但仅见诸记载,原物已佚,尚不知是刻于壶底还是壶身。据考证最初的镌刻大多位于壶底和壶盖的边沿而很少见于壶身,其内容也仅仅记载着作者的 名号...
他荣获了黄山市“五一劳动奖章”,并担任宜兴徐悲鸿画院青年创作院院长、蜀山印社副社长及西神印社副社长等职务。此外,他还是《中国印林》杂志的编辑,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陶刻协会的理事。黄松自幼便展现出对书画的浓厚兴趣,师从多位名家,包括程风子、吴鸣、尹霄荣、王朝永和周建春。他在2012年于中国美术学院完成了...
陶刻与紫砂壶坯的干湿度也有关系,根据干湿度,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刻法: 写泥刻款:在紫砂壶泥坯还含有20%的水分时,就以圆钝的铁笔或竹刀进行刻写。 湿泥刻款:紫砂壶泥坯近于干硬状态时,即以锋利的铁刀进行雕刻。 徐俊英《寿桃壶》 干胚刻款:紫砂壶泥坯基本干燥后,以毛笔绘墨稿,然后用钢刀依着笔...
陶刻装饰有别于其他陶瓷雕刻,紫砂壶的器表非平整的表面,通常具有较大弧度与倾斜度,及多线条等复杂的造型,刻绘起来有一定难度。从陶刻的刀法来说,要充分表现刀在紫砂壶泥坯上刀痕的质感,不求雕琢的多么工整,但要突出字体的明快质朴,线条的流畅自如,气韵生动。在掌握了传统雕刻技法的同时,紫砂陶刻艺术更是融合金石...
紫砂陶刻装饰介绍 宜兴紫砂陶器的装饰方法有很多,如:陶刻、镶嵌、包锡、泥绘、贴花、彩釉、浮雕、镂雕、抛光等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还是陶刻。 紫砂陶刻就是在紫砂陶器的半成品上,先用毛笔写好墨稿,然后用刀依迹刻去,有的在刻好后再填描各种色泥,最后经高温煅烧而成。
陶刻技法要求精细与灵活,执刀时需遵循“指实、掌虚、腕灵”的原则,大拇指与食指通过“捻管法”在360度空间中游走,这种操作技巧在陶刻中尤为关键。常见的紫砂陶刻刀法包括双刀直人法、单刀加刀法、三刀法、沙地法和冲刀法,每种刀法都以点、线、面的方式展现出独特的韵味,赋予紫砂壶深厚的艺术气息...
吴永宽的紫砂壶陶刻艺术深入解析 吴永宽的陶刻艺术融合了国画的精髓,如同国画讲究线条的运用一样,他在紫砂壶上也精细地雕刻出线条的力量与韵律。他从宜兴紫砂历代大师如项不损、陈曼生、任淦庭等人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同时也不忘当代大师谭泉海、毛国强的技艺,致力于成为一个拥有深厚文化素养的陶刻大师。...
老周说紫砂 入门|紫砂壶,这12种一定要会! 闪闪·在宜兴 验证紫砂壶(工艺,泥料篇) 因为紫砂壶工艺的发展超出玩家的想象,目前一个有10年全手制壶经验的陶手,上手鉴别也不敢轻易断是否为真假全手。 原因1:目前半手壶工艺发展到全手壶的绝大部分制作工艺,包括先敲内壁章等… 紫砂壶打开...
紫砂陶刻大师谭泉海人物介绍 紫砂陶刻大师谭泉海人物介绍 1939年·7月,谭泉海出生于宜兴和桥镇一个中医家庭。 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徒,拜著名陶刻艺术家任淦庭先生为师,学习陶刻装饰。 1974年·参加为庆祝朝鲜金日成首相60寿辰而定制的特大剔花青瓷花盆的浮雕创作雕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