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制是指从一般市民中随机选出若干名陪审员,委派其参与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的审理,并独立于法官作出事实认定以及决定法律适用的司法制度。制度由来 陪审员的人数通常为6至12名,其整体称为“陪审团”。陪审团在刑事案件中通常会就被告人的有罪或无罪做出判断,而在民事诉讼中则通常会就被告有无责任或损害赔偿金额...
陪审制度是指在合议庭当中吸收审判人员以外的人来参加审判的制度。 陪审制度表现的是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理念,即反映出了审判权来源于人民这一原则。 在我国,也存在陪审制度,我国陪审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内容是: (1)陪审制度仅适用于—审,二审及再审均不适用陪审制度。 (2)案件是否适用陪审制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当...
陪审制度是指在合议庭当中吸收审判人员以外的人来参加审判的制度。陪审制度表现的是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理念,即反映出了审判权来源于人民这一原则。在我国,也存在陪审制度,我国陪审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内容是:(1)陪审制度仅适用于一审,二审及再审均不适用陪审制度。(2)案件是否适用陪审制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当事人没...
陪审制度是由在公民中选举产生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理第一审案件的一种审判制度。陪审制度是在古代审判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民主性的一项司法制度。它起源于古代奴隶制国家的雅典与罗马时期,当时在雅典设置了公民陪审法庭。它既是当时司法民主的体现,也是维护国家民主制的重要保证。这项制度由于与封建社会所...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 陪审与职业法官或职业审判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人民陪审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1951年的《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1954年的《宪法》和《法院组织法》,1975年和1978年的都对陪审员制度作了明...
陪审员制度是一项基本诉讼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与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审判的制度。制定起源 陪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员只参与案件的事实审而不参与法律审。大陆法系国家的陪审员与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员不同,不但参与案件的事实审,而且也参与案件的法律审。陪审员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出现...
陪审制度 [ péi shěn zhì dù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péi shěn zhì dù ] 由法官以外的公民作为陪审员参加法院审判工作的制度。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成语 如火如荼 抱残守缺 流连忘返 甚嚣尘上 红杏出墙 纸醉金迷 ...
让人民陪审员为审判事业增光添彩 刘海玲代表 武春虎代表 刘 辉 代表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直接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2024年1月,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强调,要积极推进人民陪审员参审制度深化落实,做好“公正与效率”和“民主与法治”更优结合的文章,让每...
一、人民陪审员的任免 (一)陪审制度的概念 陪审制度,是指非职业法官的人民陪审员依法参与到合议庭中来行使审判权的制度。 (二)人民陪审员的任免 1.公民担任人陪审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年满28周岁。 (3)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