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的余波远未消散,王辅臣的背叛更是让清廷对汉人将领心生芥蒂。尤其是在陕甘这样的边疆重地,绿营兵多由汉人组成,若总督再是汉人,一旦内外勾结,叛乱规模将难以控制。康熙平叛后,曾下令加强对陕甘绿营的监管,满人将领被派往关键岗位,以防类似事件重演。这种警惕在后来的历史事件中,也得到了印证,在雍正...
乾隆皇帝曾夸赞陕甘绿营兵说:自从西部边疆战事爆发,陕西和甘肃的士兵表现得非常卖力,尤其是甘肃的军队更是格外拼命……这样一来,军队的士气自然更加高涨,士兵们也大多身强力壮。陕西和甘肃的老百姓,向来擅长打仗。他们身板结实,骑马射箭的本事也练得特别溜,比其他省份的人要强不少。在18世纪的清朝与准噶尔汗...
只有西北地区与西夏国长期作战的西军,拥有比较强的战斗力,平定农民起义、反击交趾、末期北伐辽国等等,北宋基本上都是调集西军主力参加。清朝西北地区的绿营军,情况非常类似。特殊的环境、民风,加上长期的作战,清朝的陕甘绿营军,形成了非常强悍的战斗力。西北准噶尔部被平定之后,陕甘地区的绿营军,仍然承担了帝...
三藩之乱时,湖南、江西、浙江战场都打成了僵局。西北战场成为了决定双方成败的关键战场。陕甘地区的清军打败了四川的吴三桂军队,并迫使王辅臣投降,为清军从西南迂回吴三桂后方创造了条件。四川一丢,云贵震动,吴三桂的老家不保,不得不分兵抵抗从西北南下的清军,这为湖南、江西的清军占据优势,发动总攻...
边疆视野中的清代陕甘绿营及其特点
满清末年则有一个相反的坏心办好事的事情,西北的大食教之乱,直接把当时满清手下最能打的皇协军陕甘绿营给干烂了,要知道,在此之前无论是三藩之变,还是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陕甘绿营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满清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陕甘绿营被干烂以后意味着清廷中枢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依赖的嫡系军队了。
我大清的陕甘绿营便是非出动不可啊! 如果没有这支数量足够战斗力也不弱的绿营骑兵出击。 我大清便没法确保在骑兵作战中能稳赢李来亨! 毕竟西安八旗人数少,蒙古骑兵战斗力弱。 唯有从陕甘绿营中抽调出两万骑兵精锐。 才能够在骑兵力量上彻底压制闯贼! 当然了其实在名义上我大清成规模的骑兵部队也不仅仅只有...
到了道光年间,鸦片大量流入中国。就连被誉为最精锐的陕甘绿营也已经都成为鸦片鬼,1870年左宗棠称陕甘绿营吸毒,骁勇者百不得一。壮年兵吸食鸦片,做小生意,没事跑衙门,找人冒名顶替,营房里只剩下没有路子,脑子不灵光的老弱病残….最后绿营变为老弱充数,喝酒吸鸦片,油滑偷懒,无力一战的所谓军队。
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康熙年间,在平定噶尔丹的战役中, 陕甘绿营战绩甚多,其中除汉族,还有相当比例的回族士兵。云南丽江纳西族土知府木兴等亦主动
清廷对收复青海高度重视,调派驻防陕甘的满洲兵、陕甘绿营、土默特蒙古兵等劲旅,由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统一指挥。 而且,雍正帝特旨,给清军配备的火药量为平时出征之一倍。 雍正二年(1723)正月十三日,爆发“郭隆寺之战”。 叛军占据险地,凭借“火枪+藏刀+巨石工事”,顽强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