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该冷空气相当强烈,并带着湿气,1℃至10℃的气温同样可以降雪。能降雪的地方:气候区属中纬度至高纬度(即大 正文 1 降雪不仅需要水汽温度在3摄氏度以下,还需要其他条件才能形成。大气中的水蒸汽直接凝华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就是雪。也可说是云中的温度过低,小水滴结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时,就是下雪...
在实际情况中,即使近地面温度略高于0℃,比如0℃到2℃左右,高空温度足够低,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完全融化,也可能出现降雪,只是雪在落地过程中可能部分融化。而有时近地面温度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甚至更低,若水汽不足,也不会降雪。所以很难明确指出具体零下多少度就一定会有降雪现象。
降雪的形成需要满足特定的气象条件。首先,大气中必须含有足够的冰晶核,这些冰晶核是降雪形成的起点。其次,必须有充分的水汽,因为降雪是由水汽在冰晶核上凝结并逐渐增长而成的。此外,温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通常要求温度低于冰点(0℃),这样才能保证水汽凝结成冰晶而不是水滴。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温度略...
降雪高度在试验箱中通常指的是雪花从喷嘴喷出后到达试验样品或地面的高度。 2.温度对降雪高度的影响: 在试验箱中,温度可能对降雪高度产生间接影响。例如,随着温度的降低,雪花可能更加紧密地堆积在试验样品上,导致降雪高度降低。 然而,这种影响可能并不显著,因为降雪高度更多地取决于喷嘴的设置、试验箱内部的空气流...
降雪的条件 下雪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变化:下雪时的地面温度通常在2℃以下。这是因为水蒸气在冷空气中会凝结成水滴,然后逐渐形成冰晶并最终变成雪花。这个过程中需要足够低的温度。 大气中水汽含量:下雪需要大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通常是相对湿度在50%或更高。这是因为水汽是雪花形成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水...
进行人工降雪,一般要求地面温度低于-10℃,同时没有风 2楼2023-12-16 08:25 回复 小小-蔡蔡 这是因为雪花在飘落的过程中会不断融化、凝固,而大气的稳定度不够高时就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转变,从而影响我们最终的造雪效果 3楼2023-12-16 08:25 回复 小小-蔡蔡 因此为了保证人造滑雪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保...
降雪的形成需要满足特定的气候条件。首先,大气中的水蒸汽必须在0℃以下才能直接凝华成冰晶,或者在云层中温度低于冰点时,水滴直接凝固成冰晶,最终形成雪花。此外,还需要有足够的冰晶核和充分的水汽。在一些情况下,即使气温在1℃至10℃之间,如果冷空气强烈并带有湿气,同样可以产生降雪。降雪发生的地区...
5. 要准确判断“下雪不冷,化雪冷”的现象,我们需要明确下雪和融雪的定义。例如,在每年第一次降雪时,雪花在高空形成时的温度远低于0摄氏度,但地面温度通常在0摄氏度以上。因此,雪一旦落到地面就会立即融化,整个过程温度保持在0摄氏度以上。6. 在某些地区,如江南,下雪和融雪常常同时发生,这种...
降雪面积:L4.5mXW2.0m;; 周期降雪时间:0-99.9S(可设置); 周期停顿时间:0.999.9S(可设置); 降雪累计时间:0-9999S; 试验时间:0-99.9小时(可设置); 造雾系统: 能见度范围: 10~5000 m; 准确度:±10% (10~ 10000 m ) ; 覆冰系统: 环境温度范围: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