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高血压治疗的药物新靶点包括内皮素受体、肾素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 1.内皮素受体:研究发现,内皮素在血管收缩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阻滞内皮素受体可以有效降低血管紧张度,从而降低血压。ET受体拮抗剂如博生坦和安贝生坦已经被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并正在探索其在系统性高血压中的应用。
常见的新靶点降压治疗药物包括奥美沙坦酯、阿利吉仑、可乐定控释贴等。 1.奥美沙坦酯:为沙坦类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 II受体拮抗剂,对各型高压均有较好疗效,其突出特点是半衰期较长,可在一天内有效控制血压,因此服用较为方便,具有剂量小、起效快、降压作用更强而持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等明显优点。 2.阿利吉仑:...
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腺分泌的盐皮质激素,可以激活盐皮质激素受体(MR)。在疾病状态下,MR过度激活,就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和血管等多种途径导致排钾增多,水钠潴留,使血压升高,继而造成靶器官损伤。拮抗醛固酮的作用,就可以降低血压。传统用于拮抗醛固酮的药物是螺内酯,但其受体选择性差,在降压的同时,也会...
与传统降压药相比,多靶点降压药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们通过作用于多个靶点,实现更全面的降压效果;其次,这类药物通常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能够实现24小时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带来的风险;再者,多靶点降压药在降压的同时还能保护心肾等重要器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最后,这类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的耐受...
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组合的优势:利尿剂氢氯噻嗪在减少水钠潴留、减少容量负荷的同时,会反射性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使血压更依赖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从而增强贝那普利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力度,增加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
目前5类一线降压药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利尿降压、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沙库巴曲缬沙坦全都具备。 另外缬沙坦是经典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同样具有舒张血管降压,抑制醛固酮分泌促进排钠利尿,抑制心肌增生肥大等作用,和沙库巴曲组合具有双重降压作用。但二者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和一般的单片复方...
降压作用靶点概述 降压作用靶点探索 降压作用靶点概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1.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2.AngII是已知最强的血管收缩剂之一,其减少有助于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
目前,降压治疗靶点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针对患者症状,建议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如ACE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的组合。具体药物和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 生活建议: 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
临床实践表明,在同等降压效果时,贝凡洛尔较美托洛尔更不易发生心动过缓,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时对血尿酸值的影响更小;在同等降压效果时,贝凡洛尔较阿替洛尔降低心率的幅度更缓和,也能更有效改善脂代谢。并且头晕、轻度头痛、眩晕等副作用也少,能在不过度抑制交感神经的同时有效降低血压。交感神经过度激活...
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进而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同时抑制缓激肽的降解而发挥降压作用。另外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还能起到抗炎、抑制心肌细胞增生肥大、改善全身代谢等作用。贝那普利,在体内水解为强效、长效的贝那普利拉活性物质而起作用,主要经肝肾代谢,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