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道典诠释书系:老子今注今译(参照简帛本)(修订版)》由陈鼓应注译。《老子》为道教主要经典之一,为我国重要文化遗产。《道典诠释书系:老子今注今译(参照简...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青争2011-12-08 22:06:00 陈鼓应太会忽悠了。但实际上他的逻辑思维几乎为零。
《老子今注今译》为著名道家研究学者陈鼓应先生的力作。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本书以华亭张氏所刊王弼本为底本,吸收了历代《老子》研究的成果,对《老子》一书做了详细的注释与分析,对前人的《老子》注疏也给予了评价,并加以今译。本书内容翔实,深入浅出,译文流畅,注释准确,是阅读和研究...
陈鼓应注译 古籍 / 子部 · 20.4万字更新时间:2021-12-01 19:01:25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王弼通行本为底本,大量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并根据作者个人多年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篇首“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和开展”对老子哲学作了全面的介绍,显出作者的学术功力。“注释、今译与引述”构成本书的核心...
老子用“无”、“有”的别名,来表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万物时的一个过程。 老子为什么要用“无”、“有”来指称“道”呢?王弼说:“欲言无耶,而物由以成;欲言有耶,而不见其形。”(十四章注)换句话说,由于“道”之“不见其形”,所以用“无”来形容它;而这个“不见其形”的“道”却又能...
▲陈鼓应先生 近日,著名道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陈鼓应先生著述的《老子今注今译(普及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已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陈鼓应先生自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老子》,于耄耋之年致力于《...
《老子今注今译》是一本202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鼓应。内容简介 《老子今注今译》为著名道家研究学者陈鼓应先生的力作。本书以华亭张氏所刊王弼本为底本,吸收了历代《老子》研究的成果,对《老子》一书做了详细的注释与分析,对前人的《老子》注疏也给予了评价,并加以今译。本书内容翔实,深入浅出,...
比如陈鼓应先生的这本《老子今注今译》,作者认为老子不仅没有消极、遁世的思想,反而体现的是他的积极应对。也没有愚民的思想,所讲的“愚”,是回归真朴,所讲的“无为”,是不妄为,“无知无欲”,是去除伪诈巧智和过多的贪欲。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讲的是天地无偏私。刍狗是当时用草扎的祭祀用品,...
“注释、今译与引述”构成本书的核心部分,以《老子》原有篇章为顺序,每章先引原文,再加注释,而后是今译,最后是引述。注释通俗易懂,今译文字优美,注释、引述学术容量大,因而,他既便于初学者,又可作为有志于老庄学说深入研究的指南。 上架时间:2020-07-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
老子书,错简、衍文、脱字及误字不少,今依王弼本为蓝本,参看帛书及傅奕本等古本,根据历代校诂学者可取的见解,加以订正。下面为校定全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