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层次“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最终将教育目的归结于此。 “活教育”的课程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传统教育课程内容固定、教材呆板,只能造就“书呆子”,而“活教育”主张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寻找“活教材”。“活教材”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知识,让儿童在与自然和...
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活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三个方面。 活教育理念 🌱 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课程论:陈鹤琴提倡让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找到“活教材”。课程应能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并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特点。 内容论:陈鹤琴将活教育的内容具体...
陈鹤琴针对当时的幼儿园教育进行了深入地观察,并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基于以上四个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他结合当时的国情,提出了“活教育”思想,为中国的学前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28年10月,国民政府教育部聘请专家在陈鹤琴的负责下...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强调慎始与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从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表达力与批判思维,让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在训导过程中,要注重人治与法治的结合,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顺势引导。 💪通过实际操作为孩子提供主动科学实验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让我们一起学习陈鹤...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呈现着以下特点: 第一, “活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在对旧的教育制度揭露与反叛以后, 他从儿童的发展出发, 从根本上构建了新的教育制度, 以此推动教育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因此, “活教育”决不仅仅是种理念,更不是一种教育方法和手段, 而是强大的制度性力量。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先进性,而且对当今的中国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强调实践与创新、注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理念,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促进了中国幼儿教育体系的完善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推动了中国幼儿教育体系的完善。他设计的“五指活动”课程、提倡的...
陈鹤琴,1892年出生于浙江上虞,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也是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他在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留学,回国后在“南高师”和东南大学任教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初,他基于对自己长子的连续观察,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等著作。🏫 他的贡献 1923年,陈鹤琴创办了南京...
陈鹤琴提倡 活教育理包括三大纲领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 一、三大纲领 1、活教育的目的论,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目的论不但体现了陈鹤琴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反映了他具有放眼世界的胸怀。 2、活教育的课程论,即“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3、教育的方法论,即“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其一,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儿童。”陈鹤琴88岁时写下一题词:“一切为儿童”。1935年,他曾写过《儿童年实施后的几点宏愿》,开篇就说:“愿全国儿童从今日起,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一律享受相当教育,达到身心两方面最充分的可能发展。”这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