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2月6日,周文雍与在革命斗争中建立爱情的陈铁军一起,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举行了悲壮的婚礼,从容就义。 “让这刑场作为我们新婚的礼堂,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新婚的礼炮吧!”这是电影《刑场上的婚礼》的经典台词,电影里主人公的原型,正是周文雍、陈铁军夫妇二人。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司法局...
刑场上,周文雍与陈铁军脚步坚定,神态自若。他们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产生了爱情,但为了革命事业,只能将这份感情深深埋藏在心底。在为党的事业献身的最后时刻,他们决定在刑场上将这份真挚的感情公之于众,让刑场成为他们婚礼的殿堂。两人牺牲后的第二天,他们在铁窗下相依而立的照片便被刊登在报纸上,照片旁写着:“我们俩...
1928年1月27日,敌军冲进了陈铁军的家中。她听到动静后,急忙搬走了窗台上的花盆,暗示周文雍有危险。可惜周文雍并没有注意到,导致两人双双被捕。陈铁军和周文雍被迫举行了“刑场上的婚礼”。那一年,陈铁军24岁,周文雍23岁,他们风华正茂的青春永远定格在那一刻,成了革命史上最悲怆,最壮美的瞬间。01 陈铁军,...
1928年2月6日下午,在广州东郊的红花岗刑场上。没有鲜花、钻戒,周文雍给妻子陈铁军送上了一份最浪漫的礼物——一条围巾,要求在临刑前拍一张合影,“将围颈之巾转绕其妻(陈铁军)颈上,并与之握手;其妻则手持周颈部之绳,使勿缚急。”这对革命伴侣以这样特殊的方式完成了他们的婚礼,从容走向死亡。周文雍...
“新郎”叫周文雍,“新娘”叫陈铁军。他们都是广东籍共产党员,多次以夫妻名义进行地下斗争,却直到牺牲前才有机会拍下这张“结婚照”。那年,他23岁,她24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把敌人的枪声作为礼炮,以微笑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这张照片见报后,他们的战友...
1927年8月,陈铁军接受组织安排,与周文雍假扮夫妻,一起为广州起义作准备。周文雍,1905年出生于广东开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工委委员、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市委工委书记等职。1927年11月1日,周文雍率领数千工人包围汪精卫公馆,要求释放被捕工人。在请愿示威游行中,...
1928年,周文雍和陈铁军的“婚礼”在广州红花岗的刑场举行,这一年,周文雍24岁,陈铁军23岁,他们在行刑前,向刽子手提出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要求——为我们拍一张合照,就当作我们的结婚照吧。周文雍是广东佛山人,于192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党后,他的主要工作被安排在广州,领导广州的革命运动,担任了广州...
【党史学习教育】刑场上的婚礼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1928年2月6日,共产党员周文雍和陈铁军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上英勇就义。牺牲前,周文雍在监狱墙壁上写下了这首不朽诗篇。 周文雍和陈铁军临刑前的留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周文雍,广东开平人,1905年8月生。
二、刑场婚礼 国民党政府决定处死周文雍和陈铁军,他们相视一笑,共同奔赴刑场。行刑前,周文雍要求和陈铁军合影。他们并肩而立,神情放松地看着镜头,拍下了唯一的一张照片。周文雍看着陈铁军的眼睛,说:“这是我们的第一张结婚照,你愿意嫁给我吗?”陈铁军眼泛泪光,她像往常一样,抬手为周文雍整理衣领,说:“...
1928年2月6日,刑场上的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刑场是礼堂、反动派的枪声是结婚的礼炮。枪响,这对新人应声倒下,却完成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婚礼。这对新人名叫陈铁军、周文雍,一对真正的革命战士。陈铁军,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少年时期,这个不大的小城市遭受着时代革命洪流的冲击。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