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播间]红色档案·一封家书 陈觉 赵云霄:年轻夫妻的绝笔信为谁而写 选集 更多 《新闻直播间》 20250213 04:00 《新闻直播间》 20250213 05:00 《新闻直播间》 20250213 03:00 《新闻直播间》 20250213 02:00 《新闻直播间》 20250213 01:00
家书背景解读 陈觉(图左)、赵云霄 陈觉、赵云霄是一对革命伴侣,两人于1925年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相识相恋,后结为伉俪。学成后夫妇俩一同回国,投身革命。1928年初秋,陈觉和已怀身孕的赵云霄在湖南先后被捕,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两人铁骨铮铮,誓不叛党。无计可施的敌人,残忍地判处了他们死刑,其中赵云霄...
陈觉、赵云霄烈士简介 陈觉(1903年-1928年),原名陈炳祥,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赵云霄(1906年-1929年),又名赵凤培,河北阜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滑动查看遗书复制件 >>> 主 播 王 博 这封泣血家书饱含着信仰的力量与亲情眷恋, 无数后来者被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和梦想所感动 ...
也正是丈夫留下的这600余字,支撑着赵云霄在阴冷潮湿的死牢中平安生产。她给女儿取名为启明,意为在黑暗中祈盼破晓。然而,生产后不到四十五天,赵云霄便要与女儿永别了。她能留下的,只有一封满含热泪的家书。 两封相隔五个月的临终绝笔,这对年轻夫妻到底...
两封遗书,静静地并排陈列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柜内,一封是就义前丈夫写给妻子的诀别信,一封是妻子写给刚出生女儿的遗书,字字血泪,穿透人心。遗书的主人,是一对年轻的革命伉俪:陈觉与赵云霄。 8月中旬,记者寻访到陈觉烈士的继子陈树勋,并走进烈士故乡醴陵,感受两封遗书背后的凛然大义与侠骨柔情。 年轻伉俪...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初心使命。我们虽已离世,但我们的理想与信念将由幸存的同志继续传递。正如大丈夫所追求的,若不能成功便舍生取义,死亦无憾。这是陈觉给妻子赵云霄的绝笔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信仰的坚守与对革命的忠诚。人物背景 陈觉,原名陈炳祥,于1903年诞生在湖南醴陵。他在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与...
传递共产党人对“家”温情脉脉的真情 镌刻共产党人对“国”矢志不渝的担当 今天 让我们走进第三十二封家书 陈觉《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 文化背景 陈觉,中共党员,1925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与赵云霄结婚。1927年7月,陈觉与妻子回国后...
陈觉烈士与妻子赵云霄的诀别信 诵读:教育改造科干警 张宝峰 陈觉 1903年—1928年10月 陈觉,原名陈炳祥,1903年,陈觉出生在湖南醴陵一个富豪家庭。1924年,先后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当选为醴陵县学生联合会负责人。曾积极参加与组织县城各界开展反对育婴堂盗卖地产的斗争。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冬进入...
遗书的作者是陈觉和他的妻子赵云霄,原来到最后,人生只不过是一张泛黄的纸片。陈觉,原名陈炳祥,1903年生于湖南醴陵。15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醴陵县立中学,开始接触到先进革命思想。1925年,陈觉加入中国共产党,与他一起入党的还有他后来的妻子赵云霄。(觉意为觉醒之意,女儿启明就是那颗迎接第一缕曙光的启明星...
在革命的战火中,陈觉与赵云霄这对革命伉俪,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双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故事因两封血泪遗书而广为传颂,一封是陈觉在就义前写给赵云霄的诀别信,另一封则是赵云霄写给刚出生女儿的遗书。1925年,他们携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组织委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那里,他们相遇、相知、相爱,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