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在副刊版面中专门开辟一块美术园地,约请好友陈衡恪发表了60多幅漫笔画,这被认为是中国漫画的源头,陈衡恪也自然成为中国漫画的鼻祖。 丰子恺说,陈衡恪的漫画作品,对他画风的形成和确立有着很大的影响,是他自己诗意风格漫画的灵感之源。后来,丰子恺等人创办美学教育刊物《美...
尤其是一九二二年,即陈衡恪致信刘海粟的这一年,陈衡恪将齐白石的数幅画作带到日本,不但全部售出,售价还很丰厚,每幅山水画竟卖到二百五十元,这是齐白石想都不敢想的天价。后来,一位法国人又选中陈衡恪、齐白石的画作参加巴黎艺术展览会,还为他们拍摄电影,齐白石自此名声大噪,鬻画生涯日益兴盛,所以他说...
陈衡恪(1876.3.12—1923.9.17),又名陈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
陈衡恪 [ chén héng kè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chén héng kè ] 人名。(西元1876~1923)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修水人。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金天氏 订书机 ©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陈衡恪,可谓是民国时期画坛的一大奇才,被梁启超誉为“现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高人格、不朽价值的第一人”。 1876年陈衡恪出生于江西义宁的一个书香世家,字师曾,号槐堂。 他自幼饱读诗书,酷爱艺术,年仅十岁就能诗善画,时人称其为“神童”。 陈家家境殷实,家风朴实。
齐白石的贵人陈师曾陈师曾(又名陈衡恪)发现并提携齐白石,是对现代绘画史的一大功绩。1917年,为躲避乡下匪乱,年近六旬的齐白石由湖南湘潭来到北京,居住在法源寺并挂单琉璃厂南纸店。由于齐白石的冷逸画风不为北京画坛所接受,他的卖画生涯陷于困顿。齐白石有诗曰:“冷逸如雪个,游燕不值钱。”陈师曾在琉璃厂南纸...
之所以让陈衡恪参加,皆因陈衡恪在绘画篆刻书法上面艺术造诣很高,能把关。鲁迅和陈衡恪的私交,最多是一起游览古玩市场,购买拓片和古钱币等等。两人经常一起逛琉璃厂,并且互送古物。比如鲁迅送过陈衡恪一本佛经,陈衡恪送过鲁迅一枚上面刻着“周”字的小铜印,等等。当时鲁迅只是教育部一个小科员,每天隐在绍兴...
陈衡恪,出生于五岁,生母病逝,由祖母抚养。幼时,他接受良好家教,六岁时,随祖母游历杭州西湖,受到荷花盛开的启发,开始自学绘画。七岁至十岁,他能作擘窠书,并尝试绘画和短章断句。十四岁时,他在湖南长沙结识了著名书画家胡沁园、王湘绮,陈衡恪作品常以国画请教。十九岁时,他与范孝嫦结婚,...
陈衡恪(师曾)元配范孝嫦(乳名菊保),不幸于1900年二十五岁时荃蕙早摧,继妻汪春绮(梅未)又不幸于1913年三十一岁时香销玉殒。春绮逝世一个月后,衡恪含泪刻了一方印,印文是“深知身在情长在”,边款:“师曾悼亡,乃有此作,灯前自赏,不禁泫然。”“深知身在情长在”是李商隐的诗句,诗题为《暮秋独游曲江》...